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2025年咸宁人才周系列正式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12:12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石白玉 杨丛谦)“近年来,三赢兴始终将‘人才强企’作为核心战略,全力为人才搭建成长平台、优化发展环境。”9月18日,通城三赢兴科技董事长、“南鄂英才”B类人才获得者刘传禄,在2025年咸宁人才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分享成长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918170651_304_325.jpg

当天,2025年咸宁人才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通城县举行,专业人才、高校院所、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等100多名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上,咸宁市人才会客厅、国科新材料(通城)成果转化中心、通城县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相继揭牌,14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刘传禄表示,高端人才的加入,为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注入了强劲动力。而通城县委组织部不仅在党组织建设、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专业指导,还多次参与企业新入职大学生培训、“15853人才工程”奖励兑现活动,为人才加油鼓劲。

据介绍,通城是一座因人才而兴、被人才成就的奋斗之城。一 直以来,通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

该县建设348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打造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家。全县培育了主板上市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了人才快速成长,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通城县对人才的尊重,是咸宁市不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的一个典型例证。

近年来,咸宁市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 ,连续14年实施“招硕引博” ,引进硕博人才1800余人, 在全省创新开展“引才专列” ,以“政聘企用”“带编入企” 的方式,精准服务产业发展需求。

连续8年举办“南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连续7年开展“院士专家咸宁行”活动,建立海内外人才工作站13个,与5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关系。

咸宁还以建强人才发展平台载体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建成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位居全省第3),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4家,先后出台“南鄂英才计划”“大学生引进计划”“才聚荆楚·志在咸宁工程”“人才新九条” 等政策措施。

“没有咸宁这片沃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活动现场,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彧向大家讲述了他从一名普通研发人员逐步成长为公司总经理的历程。

余彧介绍,他先后牵头负责多个前沿项目研发,完成了国内首套产品开发,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被评为“楚天英才计划·创新型企业家”。现在,海威研发团队中,90后、95后快速成长为关键技术负责人和中层骨干,团队平均年龄仅31岁。越来越多青年人才成为技术骨干,在咸宁安家立业,成为真正的“新咸宁人”。

“期待与更多企业、院校和机构携手共进、互相借鉴、协同创新,为咸宁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咸宁智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余彧说道。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