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 咸宁新闻 > 咸宁资讯

咸安区鳌山村百年老手艺香飘新厂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11:31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欢 陈漱玉)10月10日,咸安区马桥镇鳌山村16组的沈廖老街麻花食品坊内香气弥漫。工人们分工有序地揉面、搓条、油炸、包装,一根根金黄麻花在柴火大锅中逐渐成型,隔着栅栏就能闻到诱人香气,村民们翘首以盼等待出锅,一派热闹景象。

微信图片_20251012103004_216_78.jpg

这家由废弃小学改造的食品坊自9月27日开业以来,麻花天天供不应求,成了当地新晋“网红”美食。

“沈廖麻花出了名的好吃,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做,现在重新把生意做起来,心里别提多自豪。”正在搓麻花的沈阿姨手上动作不停,笑意盈盈地说道。57岁的她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按计件算工资,一天能挣130元左右,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干劲十足。

隔壁村组的熊阿姨专程赶来采购,她捧着刚出锅的麻花赞不绝口:“这麻花酥脆喷香,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好味道。”

60岁的廖龙雄正守着两口柴火大锅忙碌,作为发起倡议的村民之一,他对这门手艺感情深厚。

“制作麻花对温度要求高,高温天气根本不利于面团发酵,火候也难把控,所以我们特意等天气渐凉才开业,就为保证老味道。”他介绍,麻花坚持祖传秘方,搓制、控火这些关键环节都靠纯手工,而适宜的温度正是锁住脆香口感的重要前提。

微信图片_20251012103002_212_78.jpg

这门手艺在沈廖传承了数百年,明末清初廖姓先人就靠着炸麻花维系生计,借着沈廖老街的地理优势,麻花曾远销湖南、江西及武汉、鄂城等地。

这家食品坊的诞生,源于廖龙雄、廖龙胜兄弟的倡议。在与组长和村民代表商议后,全组63户村民共同集资,历经筹备将废弃校舍改造成标准化厂房,厂长廖金城牵头成立7人领导小组负责运营。

更令人动容的是,村民们约定前五年盈利不分红,全部用于完善作坊设施和改善村组环境。

如今,食品坊证件齐全,工人均经过培训并持有健康证,每月28日按时发薪,日工资在100至150元之间。开业首日便炸制170斤麻花,很快被抢购一空,如今每日产量稳定仍供不应求。

微信图片_20251012103002_213_78.jpg

除了线下热销,作坊还尝试通过网络线上平台推广,更计划注册“沈廖老街”商标扩大影响力。“既传承了老祖宗的宝贝,又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就业,这生意大家都拥护。”村民廖武生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秋风里,桂香与麻花香气交织。这一根根酥脆的麻花,不仅串联着沈廖数百年的味觉记忆,更拧起了村民们齐心致富的新希望。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