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沧海桑田30年

40年代的结婚照:漂亮的裙子繁华的尾声

发布时间:2008-05-05 19:29:00 来源:

图片来源:热婚论坛

 

图片来源:热婚论坛

图片来源:热婚论坛

 

  奶奶和爷爷是1942年结婚的。那是一个非凡的年代,一边是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一边是旧时代摇摇欲坠的繁华风景,这二者是如此矛盾地共生着,以至于每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无论怎样仔细揣摩都无法联想到抗日战争电影里那些仿佛充斥着整个四十年代的战乱。
  爷爷在我记事以前就去世了,奶奶现在已经90岁,往日的岁月,甜也好,苦也罢,似乎早化成一缕清风,不再跟她现在的生活发生任何关系。即使当年的结婚典礼,也不过是旧日时光中最浅不过的一个印子,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模糊。只有那条奶奶结婚时穿过的裙子,当我的姑姑们在七十年代要拍她们自己的结婚照时,似乎一场幻梦似的被惦念着。
  奶奶出生在厦门鼓浪屿,一个漂亮的海滨小城,家境中等,女子教会高中毕业后,家里对这个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小女儿没有更高的要求,只希望她能够找到一个能干可亲的人,可以照顾她安稳地度过一辈子。爷爷就是在这个时候,以奶奶大哥的好朋友身份被介绍给她的。
  当时爷爷已经大学毕业,祖籍是福建福州,算奶奶的半个同乡,爷爷的父亲当时是北平一个邮局的官员,据说职位相当于现在的邮政局长,家道虽然没落了但还有一些积蓄。这样在见过几次面,也通过两三年的中文和英文的书信之后,爷爷和奶奶这对身处两地的恋人经过双方家长的首肯,决定在北京结婚。于是爷爷奶奶约好时间,分别从两个地方奔赴北京。奶奶对此次路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战乱带来的交通不便,乱世不太平,抢劫的也多,坐船,换轿子,倒车,一路上从没出过远门的奶奶提心吊胆,好在她的大哥一路照看着把她平安地送到北平。结婚礼服是奶奶在厦门请裁缝做好了带来的,最保守的小圆领荷叶边白绸子拖地长裙,袖子是流行的泡泡短袖,定制的手套长及肘部,头纱的长度拖地两尺。烫发和化妆,是她在学生时代就熟悉了的,首饰是最简单的珍珠耳钉和手链,礼服领子下面用一朵圆形的珠花代替了项链。这就是奶奶的全部妆扮。据说做礼服花了三四十块,其中手工费十几块大洋。听说那个年代两块大洋可以买一袋米,问奶奶,90岁的她也记不清了,只说对于经济状况还好的家庭,这样的妆扮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不算招摇。
  奶奶被接到北平以后,暂时住在旅馆里,等了两三天爷爷才到,稍事休息之后,第二天他们就去政府公证结婚,当时奶奶就穿着这身礼服,爷爷的礼服是他原先预备好的一套比较新的西服。结婚前两人在前襟别上写着“新郎”“新娘”的红绸子条儿,办法律手续的当儿他们当着众人交换了戒指,步出办事处时奶奶的兄长很兴奋,说:“好了,现在是一家人了,贤伉俪合个影吧。”于是奶奶摘下一只手套,露出刚戴上结婚戒指的右手挽住爷爷,不知谁把早先就在花店预定好的捧花递给她,就有了这一张相片。
  我曾无数次贼心不死地追问奶奶,为什么结婚的照片你们俩都一脸严厉,不苟言笑?是分隔两地太久,一见面就结婚觉得不好意思吗?还是忧国忧民,害怕日本鬼子老是打不跑?奶奶说都不是,是发愁啊。战乱时期人心不安,她从来没出门做过事,又忽然背井离乡,要跟另一个人一起生活,却还没有过丝毫的持家经验,千头万绪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心中的忧虑难以言表。爷爷是学机械工程的,想来在当时的北平也没有太多用武之地,他有些发呆的眼光里,是不是也承载着对前景的忧虑呢?我所知道的是,因为战乱,在结婚的最初几年里爷爷奶奶一直在不停地搬家。他们有六个孩子,一个出生在北平,一个出生在重庆,还有四个出生在昆明机床厂——当时爷爷是那里的工程师,到了五十年代末期,政府从全国各地选拔人才进首都,爷爷才带着一家老小搬回北京,在北京第一机床厂任总工程师,奶奶在厂里做文职,那件漂亮的结婚礼服后来裁小了给我最小的姑姑穿着,去参加了爷爷同事的婚礼。她在婚礼上做花童,因为这条漂亮的裙子,还着实出了点风头。自那以后,就没有人记得这条裙子的去处了。爸爸从来不记得这条裙子,但在五十年代崇尚朴素的氛围里,他曾因为奶奶穿着时髦的毛皮大衣和细高跟鞋去参加家长会而感到羞愧不已,在整个五十年代,一切精致的事物,都只能把一个人跟光荣的无产阶级割裂开来,变成一个可疑的异类。崇尚物质文明的繁华时代已经结束了。(本文来源:网易社区)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