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沧海桑田30年

70年代的结婚照:一切从简的黑白色调

发布时间:2008-05-05 19:41:00 来源:

  照片上的爸爸31岁,妈妈30岁。他们都是红彤彤的中共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实行晚婚晚育。他们在1976年7月2日结婚,那个年头大家都没钱,办事也简单,上午去居委会领证,中午快2点时回到奶奶家,请了两家的亲戚和一些亲近的好朋友吃了顿饭,算是召告天下,以示光明正大;第二天一早就去照相了。
  据爸爸说他对结婚还要照相这件事情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我的几个姑姑可是一直对奶奶有婚纱照这件事津津乐道啊,男女之不同由此可见一斑!结婚前正好舅舅说他有一个朋友,全家都是搞摄影的,技术很不错,而且还幸运地躲过了上山下乡一直在北京一家照相馆里工作,于是本着找熟人办事塌实的理念,爸爸妈妈就去他那照了,估计那个照相馆不是品牌的,否则他们俩现在就不会为照相馆的地址到底是在朝阳门还是在府井而争执不休。相片右下角是北京照相馆的LOGO和年份——1976,下面两个钢笔的手写体阿拉伯数字是他们拍结婚照的日期,不用问我也知道那是爸爸的的笔迹,他是工科出身,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对数字尤其严谨,任何情况下写“7”字,横的那一笔下面都要有一个小竖道,用来与“1”字区分。
  好,话说回头,因为头一天才结婚嘛,所以衣服都是现成的,爸爸穿的还是白色的确良衬衫,新理的头发(实在没别的装饰啦所以这个算一条);妈妈穿的是太外婆做的一字领洋红色的确良衬衫,梳着两条及腰的长辫子。当时的确良的布料算好的,爸爸一共有2件的确良的白衬衫,还有好几个兰色和白色的棉布衬衫假领冬天用来穿在毛衣里头;妈妈因为家里成分不好,从小生怕穿得比普通标准好看,所以养成了平时都穿劳动布工作服的习惯。快结婚的时候还是太外婆从南方买了一块洋红色的衬衫半成品的料子,自己裁剪,又配了有机玻璃的小圆扣子,才缝成了妈妈的嫁衣。他们的裤子都是深色的的确良裤子,裤腿直上直下,即不萝卜也不喇叭。关于衣服爸爸还有一个解释,因为关于婚期他们一致同意就定在夏天,原因很简单,夏天做衣服顶多就两件衬衫呗,要是冬天结婚就要做新棉衣、新棉裤、还要有新毛衣,也许还得弄条红纱巾什么的,太破费了。而当时一件白衬衫就要1块多呢。我马上说:啊,怎么才一根冰棍钱啊!爸爸不太高兴地说,那个时候我和你妈妈一个月才47块3毛,1块钱不少啦,猪肉9毛钱一斤!艰苦点的家庭买肉都两毛两毛地买!我赶紧喏喏……除了新衣服以外,妈妈手上还戴着爷爷奶奶送的一块梅花牌全自动女士手表,是爷爷花了500块人民币从厦门老家那边托人买来的,作为给儿媳妇的见面礼。在那个年代120块的手表就很贵重了,虽然爷爷那时候工资200多一个月,妈妈收到这份礼时还是很惊讶,觉得实在奢侈。后来这块表在八十年代送到王府井去清洗时被洗坏了,消协调停的结果是赔了90块。呵呵,真没想到北京八十年代居然就有消费者协会了惊讶啊……
  照相路上还有个小插曲,礼毕后妈妈听多嘴的朋友说北方的传统是结婚请客一定要在中午12点以前开席,否则就是二婚。结婚那天他们俩可是下午2点才请的客啊!明明都是初恋,谈着谈着就行了个二婚的婚礼,想着这个去拍结婚照,心里能不别扭吗?好在托熟人照相果然气氛不同,大家都很放松和自然,进了照相馆没几分钟,“喀嚓”一声,就留下了他们新婚第一天的甜美笑容。(本文来源:人民网)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