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中国移动通讯大事记

童年时代:有儿初长成(1987-1995)

发布时间:2008-04-02 10:21:00 来源:

  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
  1986年初,当时的邮电部颁布了《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暂行规定》,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即于6月会同邮电部科学研究院、邮电部郑州邮电设计院和广州市电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珠江三角洲移动电话网技术规范书》。
  1987年,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为配合六运会的召开决定上马蜂窝移动通信,当时的北京传输所移动通信组组长卢尔瑞带队前去为管理局做了网络规划,并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在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之间确定了选用爱立信的产品,认为爱立信的产品更助于以后的联网和漫游,因为爱立信走的是国际电联的标准,而当时的摩托罗拉则采用的是本国标准,对漫游方面的关注不如爱立信。
  在设备方面,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根据需要,确定引进瑞典爱立信公司的TACS制式移动电话系统。工程费用800万美元,由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向香港大东电报局贷款,引进包括广州、深圳、珠海3个交换局、21个基地站和186个话音通信道的设备。首期容量可接纳3750个用户。由于申请不到国家的网号,最初的移动电话还不得不借用了9字头的市话号码,具有缩位拨号、呼叫等待、来话转移、恶意呼叫追踪等功能。
  经过不断扩容,第一张移动电话网用户数不断增长。到1987年底止,广州无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00户。1988年,用户增至1249户。1989年3月,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对珠江三角洲移动电话系统进行了第3次扩容工程。珠江三角洲移动通信网总容量达2.2万户,覆盖13个县、市,拥有1.3万个本地用户和1万个香港漫游用户,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覆盖面最广、投资最大的移动电话通信网。珠江三角洲的移动电话用户,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2/3以上。


  寻呼的黄金时代
  “有事呼我!”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朋友间联系时最常用的口头禅,尽管最初只是数字机,却迅速在社会人群中流行开来。当传呼声响起时,其他人经常会送来羡慕的目光。在那个年代,除了等呼叫之外,许多年轻人干得最多的就是不停地更换呼机的提示音,就好像现在的年轻人隔三差五更换手机铃声一样。
  1991年11月15日是中国寻呼业的转折点,上海率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让BP机上一连串空洞的符号变成了生动的文字。小小的寻呼机由此进入了社会主流的选择,并衍生出各种服务。1992年春节北京126寻呼台每小时寻呼达到1万次以上。
  1993年邮电部出台第55号文,社会经营单位获准进入电信业务市场,寻呼市场至此全面开放。“要致富,搞寻呼。”怀着挣钱的梦想杀进寻呼业的人不在少数。市场的开放也使得众多寻呼台和生产商雨后春笋般出现。摩托罗拉公司无疑是当时呼机制造商的老大,国内市场占有率曾经高达70%以上。为了满足市场对时尚的需求,摩托罗拉大量开发了新款式,并形成了众多系列,例如摩托罗拉进取型、时尚型、袖珍型等。
  国际厂商使尽浑身解数,国内厂商也毫不示弱,1993年5月,波导自行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1995年,他们又自行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股票信息机。波导成功杀入市场,意味着国内民族企业在呼机市场的崛起。
  从拆分中国电信开始,寻呼的命运由中国联通掌控。2002年底,中国联通寻呼用户数跌破2500万的底线。至2007年,除在一些特定领域外,中国联通的寻呼业务大多数都已关闭,当年的热门业务也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1991年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小小的寻呼机由此进入了社会主流的选择,并衍生出各种服务。
  汉字寻呼业务曾经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主流方式之一。
  广州天河体育场成为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商用网的诞生地和见证地。
  1987年11月18日,在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前夕,我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当年的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在1987-1995年的起步阶段,出现了许多特定时期的特定事件。这是我们追忆历史的线索,也是这段历史的精髓。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