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老字号的沧桑路

江城老字号:戴上“眼镜”看“精益”

发布时间:2008-04-17 17:25:00 来源:

来源:楚天都市报

  最近,武汉精益眼镜店的又一家分店在解放公园路开业。至此,武汉三镇已经有60多家精益分店。和武汉现存的许多老字号相比,武汉精益的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是什么让他们避免了老字号普遍遇到的困境呢?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近“精益”,仔细打量这家老字号。
  速写 店内店外 各自成趣
  2000年江汉路步行街开街的时候,没有人想到江汉路精益眼镜总店门口的那尊“老人验光”铜雕像日后会如此著名,成为步行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以致很多行人经过时,都要学着雕像的样子,用手遮住眼睛,对着几米外墙上的视力表测测自己的视力。
  如果你愿意多走几步,进到店里,你会发现那里还别有一番天地。明亮的店堂,时尚的陈设,琳琅满目的各种镜片和镜架摆放在透明的玻璃柜台中,让你有一种这家店才新开张的错觉。但当你见到一楼和三楼陈设的各种老式眼镜时,你却能感受到这家老字号来自1912年的深沉呼吸。
  一楼是一个“眼镜文化角”,摆放着武汉精益人从北京、上海、广州各地“淘”回来的老式眼镜,反映出眼镜发展的流变;孙中山先生“精益求精”的题字拓本也摆放于此,镇守着百年老店的精神。三楼则与一楼相呼应,这里的展柜陈列更为精致,一排小铜像展示了过去从验光到制镜的几个工序。在顾客等候取镜片的时间里,徜徉于这些陈列中,回味过去的时光,也许忽然就会想起自己的爷爷也曾戴着这样一副眼镜。
  精益眼镜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当初,“验光老人”铜像摆放在江汉路精益眼镜总店的门口,来上班的职工们左看看右瞧瞧,都觉得这铜像似乎在哪里见过。终于有人想起来,这不就是老店长陈祖咏吗?
  武汉精益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书华告诉记者:“当初构思铜像时,只想像这是一位旧时代的顾客,没料到竟会出现这样的巧合。”大家都觉得,这铜像正是对陈祖咏最好的纪念。
  作为武汉精益的第一代传人,“温良谦逊”是精益职工对陈祖咏性格的一致评价。关于这一点,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现任精益眼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余斌回忆,当年,一家报纸将其姓名误写“陈祖泳”,他问陈先生要不要报纸更正,陈先生只是笑笑说:“错了就错了吧!”
  陈祖咏为人随和,生活简朴。4月11日,记者见到陈祖咏的女儿陈美琪,她告诉记者,1958年公私合营后,陈家从精益眼镜店楼上迁出,搬到当时中山大道蔡林记隔壁一个皮鞋店楼上居住。18平米的板壁房住着全家七口人,到了夏天,房间被烈日和蔡林记火炉烘烤着,但父亲从不抱怨,每天晚上起来往地上洒凉水,好让孩子们睡得安稳。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多单位想高薪聘请父亲,但父亲哪也不去。在去世的前两年,年近八旬的老人家,每天必定从台北路住所乘车到江汉路店里走一走,看一看。“精益眼镜店是父亲生命的一部分。”
  姜书华说:“这么多年,虽然眼镜市场竞争激烈,但精益培养出的高级技师没有一个流失。”这不能不说有陈祖咏做了表率。
  作为老字号,高超的验光和配镜技术是武汉精益的立身之本,而这也是陈祖咏着力最多的地方。总店店面经理、高级验光师郑在萍是陈先生的“嫡传”弟子,她回忆说“老店长很爱护学徒,员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他英文好,很多进口仪器和产品的说明都是由他拿回家翻译好再来传授给大家。”
  年表 武汉精益的由来
  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叫高德的美国商人在上海开办高德洋行做起验光配镜生意,又招募培训了一批有文化、懂英语的人当工人。
  1911年,这批工人中的张士德、刘志祥、张云桐、唐墨林等十余人脱离高德洋行自立门户,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精益眼镜公司,并依靠优良的商品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挤垮了高德洋行。
  1912年,创办人之一的张云桐来到武汉创办汉口精益,和北京精益一起成为精益公司最早的两家分店。汉口精益店刚开始设在前花楼张美之巷附近,后因江汉路市面繁荣,才迁移到现在的地址。
  1938年秋天,汉口精益因抗战被迫迁往重庆,1939年和1940年分别在成都、昆明开办眼镜店。
  抗战胜利后,张云桐留在成都,三女婿陈祖咏回到武汉恢复并主持汉口精益眼镜公司。1947年,汉口精益正式恢复营业。
  1996年,82岁的陈祖咏因心脏病去世。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