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渐行渐远的老字号

老通城盛极而衰

发布时间:2008-04-18 10:38:00 来源:
  武汉老通城酒楼,以汉产小吃豆皮盛名。1958年,毛主席两临该店,老通城酒楼一时蜚声海内外。80年代的老通城,拥有中南地区最高档的外宾接待厅,被称为中南第一厅。
  始建于1929年的老通城,解放前就已经声名远扬,三鲜豆皮闻名遐迩。冼星海曾在这里谱写壮歌《黄河大合唱》。解放后,作为武汉市第一家国营餐馆,老通城两次接待了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金日成、西哈努克国王等中外要人也先后来老通城用餐。
  1978年以后,重新装修的老通城成为武汉接待外宾的首选之地。老通城也开始走出武汉,甚至将分店开到了深圳。当时的企业负责人张斌曾说:“老通城是块“金字招牌”,只要有锹,挖块地就沁水。”
  一度辉煌的老通城在九十年代却遭遇了重重危机。人才匮乏,总店对外省分店鞭长莫及,再加上几个投资项目的失败,老通城债务缠身。最后留守的员工,很多只能每月拿三四百元的工资。2006年2月14日,老通城贴出通知,停业谢客。
  老通城只是武汉餐饮老店悲情命运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有着50年以上历史的餐饮老字号至少有15家,而如今,连十家都不到了,且大多数处境艰难。市商业局饮食服务管理处龚新华副处长介绍,目前还在坚持做传统食品的可能只剩三四家,估计总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内,还不到一家中型酒店的销售额。
  龚新华介绍,垮掉的老字号中,三成是拆迁未能还建,如蔡林记、福庆和、老大兴园等。有一半以上是经营效益不佳关门,有的在改制前就已倒闭,有的改制也未挽颓势。
  “老通城是中国一批老字号的缩影”,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授陈光新告诉记者。这些老字号有着传承的优势,也有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劣势。全国这样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活得不好。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