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湖北其他机场

沙市机场

发布时间:2008-04-21 15:42:00 来源:

         飞来飞去没了踪迹:湖北沙市机场73年兴与衰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湖北省共接待旅游者854.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9.53%和22.32%,创黄金周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武汉市增长72.86%,黄石市增长32.46%,咸宁市增长28.95%。然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荆州增幅却仅有10%。省内6条飘红的旅游精品线路,荆州一条也没有占到。各地景点游客爆棚与荆州旅游景点的惨淡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拥有丰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荆州何以遭全国游客的冷落?一位来荆州的游客一语道破真谛:“缺航班,少铁路,大家想来都难。”游客的话深深刺痛了每一位热爱荆州的人的心,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荆州旅游乃至整个荆州经济发展的出路问题,谁为荆州腾飞插上双翼?

  沙市机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东北方向东经112°16′45″,北纬30°19′24″,距市中心3.7Km,占地1500亩,使用面积935,448.1平方米。目前仅用于通用航空飞行。

  沙市机场,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几个机场之一。它伴随着沙市的成长而成长,伴随着荆州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沙市经济、荆州经济的起伏与变迁。沙市人曾经因机场的存在而自豪,今天荆州要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同样不能缺少机场。

  沙市机场从民国开始,经历了兴起、恢复、发展、辉煌、没落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的沙市机场(兴起时期)

  沙市有机场始于民国18年(1929年),当年国民党军队在沙市三板桥西侧修建的简易机场,一度有武汉、南京的飞机每周两个航班起落。

  1930年,当时的中国航空公司在沙市设立航空事务所,辟二郎门至玉和坪江面为水上机场,有水、陆两栖飞机“洛宁号”起降,用小汽艇接送乘客及上下邮件。沙市水上飞机场是沪蜀航线汉渝段的中途停机站,自汉口经沙市至重庆,每周三、六两班,由重庆经沙市飞汉口,每周四、日两班,民国25年初,往返各增加两个航班。

  民国27年(1938年)秋,沙市航空事务所撤消,机场停航。

  民国33年,日寇强征民夫在三板桥附近修建了一条长900米宽50米土质跑道的简易机场,以备军用,但一直未能投入使用,废弃至沙市解放。

  建国初期的沙市机场(恢复时期)

  1958年,沙市航空站成立,三板桥机场经地方政府与民航共同修复后交民航使用,由民航湖北省局使用苏制安二型飞机开辟了武汉——沙市航线,每周二、四、六各一班。

  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机场航班暂停,机场暂借给湖北省体委开办航空滑翔学校。

  七八十年代的沙市机场(发展期)

  1970年5月,根据国家“依山、进洞、分散”的战备方针,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奉命由湖北省武汉市南湖机场转场驻湖北省沙市机场。

  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属于中国民航的专业飞行大队,最早称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十七专业飞行大队,组建于1963年,1964年改称中国民用航空局第十五飞行大队。12架安二(运五)型飞机转场后大队以沙市机场为基地,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专业飞行,专业飞行任务项目包括农播、林播、治虫、除草、勘探、摄影、录像、旅游等,服务对象扩展到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地质、石油、电力等行业,作业范围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和河南等省(区),最远曾延伸至黑龙江省的部分农场,直到1993年5月11日,8148号运五飞机到海南西庆执行完最后一次林播任务后,第十五飞行大队的通用航空飞行中止。

  1970年至1993年的二十余年时间里民航十五大队共完成专业飞行3万多小时。1982年因连续18年无重大飞行事故,被民航局授予“安全飞行红旗大队”,1984年被民航局授予“中国民航文明单位”,多次荣获“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为我国的农林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保证驻场的十多架“安二” 型飞机正常起降,中国民航局于1974年拨款修建了长500米、宽16米、厚10厘米的水泥混凝土滑行道。

  1975年10月,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用改装后的“运五”型飞机开通沙市至武汉航线,每周二、四、六各一班,当日往返,每班载客13人。1975年恢复航班至1985年,共完成航班飞行5261小时30分,年均完成客运量2235人次,年均货运量51.9吨,1980年创历史新高,年客运量达6330人,年货运量达245.4吨;1970年至1985年完成包机飞行1753小时48分,公务飞行3507小时42分。1970年至1985年完成训练熟练飞行24972小时,为南航输送了近百名优秀飞行员,一大批飞行员分别获得特级、一级、二级安全飞行奖章。

  1985年8月20日,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原沙市市人民政府与民航广州管理局签订协议,双方共同投资800万元扩建沙市机场。主体工程包括长1600米、宽30米、厚25厘米的混凝土跑道;长107米、宽15米、厚25厘米的联络道;长60米、宽30米的客机坪和面积2189平方米的候机室、航管楼;4230平方米的停车场;217.5平方米的南远台以及沙市机场简易导航灯光进近系统,对调度、气象、通讯、供电、供油等保障设施也进行了改善。工程于1985年11月6日正式动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沙市机场一期扩建工程于1987年年底峻工,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

  沙市机场一期(1985-1987)改造完成后,占地面积为1050亩,机场等级为3B级,可以起降“运七”、“安24”、“肖特360”等型号的飞机。1988年9月开始,沙市机场开通了沙市——长沙——广州、沙市——武汉——上海、沙市——武汉——南京、沙市——武汉——常州等往返航线,使用机型为“肖特360”,可载客36人。

  九十年代中期的沙市机场(辉煌时期)

  随着沙市经济的发展和对航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期扩建后的沙市机场仍不能满足需要,在此背景下,市政府与民航广州管理局再次共同投资3600万元对沙市机场进行了二期扩建,沙市政府计划二期扩建后的沙市机场使用期为十年,航站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30万人次,十年后迁建新机场。

  二期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于1992年9月25日,工程历时一年,将主跑道由原来的1600米延长到1800米,扩宽至45米,扩建后的停机坪达到16000平方米。同时扩建了长99.15米、宽19米的联络道,3500米的界沟,新增金属围栏5000米,相应扩建、新建了部分环场道路。对调度指挥、通讯导航、气象、油料、供水、供电等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增设了盲降、测距仪、助航灯光、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及卫星云图接收仪等新设备。工程施工期间,三架“肖特360”飞机转场至武汉南湖机场继续运输飞行。

  1993年11月24日,民航总局校飞中心对扩建后的沙市机场通讯导航设备进行了全面校验,获得成功。11月25日至27日,广州、武汉等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对沙市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行了验收,认为工程达到设计要求,验收合格。

  1993年扩建后,沙市机场达到4C级机场标准,可起降波音737-200、737-300、737-500等同类型客机。

  1993年12月4日波音737飞机在沙市机场首次试飞成功,1993年12月28日沙市机场首次使用波音737飞机开通沙市至广州航线,并先后开辟了沙市至北京、上海、深圳、汕头、桂林、海口等航线,沙市机场的航空运输出现了一个兴旺时期,1996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4万人,货运吞吐量达825吨。

  1994年7月南航又投资700多万元扩建沙市机场候机楼,1996年元月工程竣工,扩建后的候机楼面积达5135.76平方米。

  1993年5月,由于机型老旧、飞行人员改装等原因,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停止专业飞行。1994年12月31日,南方航空(集团)公司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停止沙市机场肖特360飞机承担的航班生产任务。次年,三架肖特飞机由总公司卖往国外。从此民航第十五飞行大队不再执管飞机,只提供过站和过夜航班保证。

  九十年代后期的沙市机场(没落时期)

  受机场规模、地方经济形势、航线安排、价格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沙市机场自建场起就处于亏损状态。1996年7月8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公司决定将十五飞行大队的空地勤人员进行分流,大部分飞行人员和机务人员分别被安置到南航各分公司工作。

  自1997年宜昌三峡机场开通后,沙市机场的客货运输量逐年下降。1997年7月1日南方航空公司决定将南航第十五飞行大队成建制划归南航湖北分公司管理,1998年4月17日更名为——南航湖北分公司荆州基地。

  1997年11月27日,十五飞行大队约请宜昌青年旅行社包机公司租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运七-100型飞机,以沙市机场为基地,开辟沙市至武汉、常州、恩施、重庆等航线,1998年7月13日中止。到2000年,沙市机场仅有一条沙市——武汉——广州——海口航线,每周三个航班,年客运量只有16777人,客座率为34.5%,货运量323.3吨,载运率为32.3%。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沙市机场成为抗洪救灾的前线机场,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先后乘专机飞抵沙市机场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视察长江水情,指挥抗洪工作。两个多月中沙市机场干部职工克服困难,连续奋战,共保证各类救灾飞行94架次,其中中央领导专机18架次、重要客人保证14架次、各种救灾飞行48架次、空中航务保证14架次,圆满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被民航总局等四部委授予全国“九八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沙市机场经过两期扩建,机场设施逐步完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自1988年9月至2000年,沙市机场共运送旅客395646人,货邮4643.72吨,确保了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为荆州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2年5月7日,是沙市机场全体职工最心痛的日子,也是全体荆州人最伤心的日子。这一天全体职工都来到机场,送走了机场历史上最后一个航班。所有的人都哭了。以后他们将各奔东西,离开沙市,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离开朝夕相处的同事。

        后记

  2004年12月,南航湖北分公司对荆州基地进行机构整合,撤消了南航荆州基地党委,组建南航湖北分公司宜昌营业部。营业部下设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现场运行部、市场营销部、后勤保障部五个部门。宜昌营业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除武汉地区以外的所有南航销售,并负责南航在宜昌三峡机场始发航班的销售任务。

  2005年3月15日,南航开通了宜昌——广州——宜昌航线,每天一班,使用ERJ-145飞机,每班可载客50人。

  目前,沙市机场仅能保障通用航空飞行,已不能满足大型运输飞机起降的要求。但随着荆州经济的腾飞,沙市机场仍可作为支线机场进一步开发利用。(来源:江汉商报)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