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历史变迁

2005年:武昌站目标直指“民工车站”

发布时间:2008-03-03 21:08:00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蒋绶

  “民工是铁路的衣食父母,我们要把武昌火车站打造成‘民工车站’。”今年春运前夕,武昌火车站负责人一语惊人。

  “民工车站”一说的提出

  2005年1月19日,春运开始前的一个星期,武昌火车站召开新闻座谈会,车站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善待民工,把武昌火车站打造成一个“民工车站”。此语既出,引发在座者热议:武汉,南北连京广,东西接沪蓉。毫无疑问,武昌火车站是一个典型的都市车站。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意欲何为?

  此后连续几天,记者就此专门在武昌火车站探访,并再次约谈了相关负责人。该站站长戴江南介绍,武昌站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站之一,每天从这里出发、中转到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特别多。去年春运期间,武昌站的客流中民工占总量的80%,达到120万人次,预计今年会更多。

  “民工是春运客运的主体。广州、北京、上海火车站的客流中,大多也是民工。全国都是如此。”戴江南说:“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对民工另眼相看?”

  “某种程度上,民工是铁路的衣食父母,我们理应安排他们走好。”武昌站党委副书记程新元说。

  武昌火车站是一个老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设计的候车室最大容量为4500人,是京广线上唯一至今没有改造过的特大车站。如今,武昌站日均发送旅客2.7万人,客流量已远远超出其设计容量。

  “看到民工们在车站广场上风餐露宿,我心里不是滋味啊。”戴江南说。后来,车站决定在广场上搭一个遮雨棚,让民工候车进站时,不淋雨,不吹风。今年,又推出一系列善待民工的举措,要将武昌火车站打造成一个“民工车站”……

  八项承诺善待民工

  据了解,为打造“民工车站”,武昌火车站特地推出8项承诺。记者看到,其中有以下几项———

  客车正点率达95%以上;购票排队不超过20人,20分钟内能保证购票;候车不在露天;站内治安得到保证,不发生治安案件;食品卫生得到确保,不出现伪劣、过期食品;24小时接待旅客投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据称,此前,为方便农民工订火车票,该站已与邮政部门联手,让邮递员把车票递送到村一级单位;同时,开售票窗口177个(包括各网点售票窗口),为历年之最;加大打击票贩子的力度;与客运部门联手,实施公铁续接联运。

  为解决候车室容量不足问题,车站广场上搭建起6000平方米的简易候车室,安装照明设施,预备凳子1000个,24小时免费供应开水。据了解,在供水方面,为保证水温,车站已统一更换了可保温10小时以上的新式保温桶。

  此外,还准备在车站广场附近设立“农民工维权咨询站”,接受农民在乘车期间的各种咨询,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准备为民工播放电影……

  记者探访“民工车站”

  这些善待民工的措施,是否都落实到位了?记者数次到该站进行探访。

  1月22日晚10时许,一对夫妇带着两岁的孩子,拎着大小包裹,站在车站广场上。男的叫张力,女的叫赵蓉,两人都在武昌一服装厂打工,准备乘次日凌晨零点38分由武昌开往成都的L40次列车,回四川绵阳农村过年。

  “外面冷,怎么不到候车室候车?”记者问。

  “人太多,进不去啊。发车前两小时,才能进候车室。”张力回答说。

  23日下午3时许,天下起了雨。记者看到,广场上的遮雨棚已搭起铁架子,遮雨布尚在加紧安装中。

  在车站广场上,一对中年男女坐在自己的包裹上淋雨。两人都在福建打工,当天上午从福建乘车过来,准备在武昌转车,回老家四川南充。

  记者问:“怎么不进候车室躲雨?”中年男子无奈地说:“我们来早了,工作人员说是还没到进站候车时间,不能进,人多也进不了。”

  离上车还有七八个小时,外面寒风刺骨,怎么站得住?记者不禁为他们担忧。

  雨越下越大。武昌站第一候车室的屋檐边,都挤满了避雨的乘客。这对夫妇也提起包裹,向屋檐边跑去……

  25日,春运第一天。记者再次来到武昌站,只见遮雨棚已搭了起来,棚子里确实有不少乘客。但也有一些服务民工的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比如“农民工维权咨询站”,记者就没有找到……

  多数旅客满意,仍有少数人抱怨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多名旅客中,大部分旅客说:到武昌火车站,感觉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好在哪里呢?四川籍旅客熊祥建对记者说:票贩子少了,票也好买多了,早上来车站,很快就排队买到了当晚的车票;诈骗的、抢劫的少了,以前,晚上根本不敢在车站广场上乱走。

  另一年轻民工称:“以前,民工被车站工作人员随意吆喝,不被当人看。现在,他们态度好多了。”

  然而,也有旅客抱怨。一名孙姓旅客说,她来自应城,准备去成都过春节。23日中午,她到武昌站售票厅排队,想买一张下午发车的T246次列车车票。但售票窗口工作人员称:“没票了。”无奈,她只得买了一张次日凌晨发车的L40次列车的站票。

  与她一起排队购票的一名中年男子,也要买T246次列车车票。得到的答复同样是“没票了。”中年男子出来后,便对她说:“我去找一个熟人来买。”

  不久,中年男子的熟人来了,此人果然神通广大,很快就弄来了两张T246次列车车票,而且还是卧铺票。

  各界如何看“民工车站”

  武昌站打造“民工车站”的此举,受到不少民工欢迎。眼下,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举措和服务,会不会长久。比如说,春运一过,广场上的临时遮雨棚就会被拆除,车站是否能保证每一位持有火车票的旅客,都有地方候车。

  就在民工为武昌站的做法叫好的同时,部分市民却提出质疑:武昌火车站毕竟是城市的一个窗口,在车站广场上,搭那么多的简易雨棚,是否有损大都市的形象?

  对此,戴江南认为,在车站广场上为过往民工搭建遮雨棚,体现了铁路客运服务的人性化,不仅没有妨碍城市形象,反而树立了新形象。

  著名社会学家、武汉大学周运清教授也认为:“民工车站”的系列做法,不存在损害大都市形象问题,这既是以人为本的做法,也是一种经营方式。这说明车站在服务方面动了脑筋。

  周运清还说,车站推出善待农民工的举措,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有益尝试。城市各界都应该向“民工车站”的做法学习,善待进城农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社会将会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走近武昌火车站,见站务人员正在向铁路职工分发“行为规范十不准”。站长戴江南说,虽然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实践工作中。相信仍会有个别职工我行我素,损害整体形象。那么,我们将严格执行禁令:谁触犯了行为准则,伤害了乘客利益,谁就下岗。

  作为一站之长,戴江南说,希望今年春运结束,众多民工兄弟再次踏上征程时,能说一声“我们感受到了武昌火车站的变化”。

  记者手记

  见证文明的步履

  本报记者蒋绶

  仅1997年秋至2001年夏,我采写过的有关武昌火车站的稿件就有60余条。翻阅这些旧稿,那些随执法人员暗访、整治的日子,仍历历在目。

  曾几何时,提起武昌火车站,旅客、市民无不摇头。1999年,有关部门曾统计,经常在站前从事诈骗、抢劫、拉客的,在500人以上。过往的旅客、农民工,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挨宰,他们心中沉淀了多少伤痛与委屈。

  武昌站,就像被病毒腐蚀的肌体,成了政府的一块心病。武汉警方曾多次在此开展“严打”:直升飞机空中巡逻,上千人在地面清查。武装警察、整治专班等相续进驻武昌站,展开长效整治……

  武昌火车站的秩序,一点一点地好了起来;车站员工也放下了“铁老大”的架子,服务态度也有了很大改观。如今,不少过往武昌站的民工说“感觉好多了”。

  武昌站,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善待民工的认识进程。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