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汉正街人物

汉正街两兄弟沉浮录

发布时间:2008-03-21 14:26:00 来源:

  两兄弟联袂称雄汉正街
  九省通衢的武汉,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商业批发街———汉正街。500多年来,这条古老的街道不知造就了多少富商巨贾。而20世纪80年代后,又有一对王氏亲兄弟成了这条街的风流人物……
  王家共有兄弟姐妹四人,王仁昌排行老大,中间有两个妹妹,弟弟王仁忠是老四。父亲王裕卿是一位商人,曾在汉正街经营“王润记纱号”。三大改造后,他同汉正街一道沉寂了,他在临终前将一生的沧桑,浓缩成了两句话,作为遗嘱留给了4个子女。一句话是:“将来无论如何,这间房子要留着。靠着这条街,就可以活命。”第二句话是:“穷不倒志,富莫癫狂。”
  王仁昌大学学历,文化大革命中蒙冤判刑10年。1981年他获释回到汉正街。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头脑聪明的王仁昌立即抓住机遇,用借来的260元钱,在汉正街重新开始了父亲的商海生涯。
  此时,汉正街商贸日渐兴旺,王仁昌的百货摊一人忙不过来,弟弟王仁忠便来帮忙。缺少资本,王氏兄弟就赊销武汉制伞厂的老式雨伞,每把可赚0.2元,一月可周转两三次。不久,附近10家商贩见雨伞好销,便以相同方式卖伞了,而且批零兼营,竞争日益激烈。
  王氏兄弟便另寻门路,他俩发现一种广州产的新式折叠伞销路更好,决定抢在别人前面经营,但手里的钱远远不够,又无法赊销。此时,两兄弟因信誉良好,向武汉伞厂赊销的伞已改为一月一结账,可把赊货赚来的钱拿去进广州货,卖完货再还武汉伞厂的钱。为了尽快在月初将赊货变成现金,两兄弟一咬牙,决定将每把伞比进价亏一角钱的价格批发。“王仁昌的伞3.6元一把!”一时间,两兄弟的伞被众商贩疯狂抢购,而其它商店的伞堆积如山。
  有了本钱,两兄弟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爬上南下的列车。从广州购回的货,异常俏销,8元进价卖9.5元,每天销500把伞,而且每周可周转4-6次,卖广州货比卖武汉货每月可多赚10倍。
  一贫如洗的王家到1981年年底已有了7万元的存款。
  1985年,武汉针棉织品批发公司准备将仓库里积压的价值370万元的手套袜子内衣内裤一次性5折出售。很多人知道这信息,可谁有本钱和胆量一次吃进180多万元的货?王氏两兄弟策划、设计了一个使“自己的风险最小化,所获的利润最大化”的方案。
  两兄弟找到武汉粮食局百货经营部,提出两家联手吃下这一单生意。实施步骤是:兄弟俩以1万元现金交给粮食局作抵押金,粮食局作保并开具一张为期一月185万元的远期支票给针棉织品批发公司,让针棉织品批发公司出货。王氏兄弟负责一月内将货销完并付清支票款,利润2∶8分成,粮食局2,王家兄弟8。如果王氏兄弟一月内不能销完货,将按支票额的20%向粮食局赔款。粮食局有钱,但无经营才能,吃得下货却怕销不动;王氏兄弟没钱,但有经营才能,销得了货却吃不下货。双方一拍即合。
  王氏兄弟将这批货按质量好坏和不同样式,照一定比例搭配成3万元至5万元一份,卖给了汉正街各批发商,一时间人人争抢提货。其间,两兄弟又动脑筋:将市场细分,按各批发商不同的经营风格进行货物配搭。比如老年人经营求稳求慢,周期较长,两兄弟就将质差价低的“死货”销给他们;而性格急周转快的年轻商贩,就发给俏销的货,以加快周转速度。就这样,仅20天,针棉织品批发公司积压多年的内衣内裤就被两兄弟销售一空!最后,两人以1万元的本钱净赚60万元。
  到1990年,王仁昌已成为汉正街上仅有的几个腰缠百万的巨商之一,并被推举为汉正街个协常务理事。其间,王仁昌拿起了笔,写起了小说。1989年,《风流巨贾》问世。1990年,小说被武汉电视台改编拍摄成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此时的王仁昌春风得意无比风光。
  就在这一年,两兄弟因家庭不睦,分道扬镳。王仁忠原本只是哥哥的帮手,手里没资本,无法再做生意。这时,他又从武汉国棉二厂下岗,生活没了着落。
  王仁忠:从一贫如洗到再就业明星
  王仁忠为人谦和,聪明能干,有一手漂亮的木工活,曾在全市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同哥哥分手后,王仁忠一家3口每月的生活费仅有100元。
  这期间,王仁忠为了生活,什么活都干,当过搬运工,干过推销员,顶班开车床,帮人开“的士”,还搞过房屋装潢。
  一次,王仁忠为一户人家安装木地板。完工后不久,女主人找到了他,说她家的地板起了拱,夜里男人起来上厕所,被绊倒在地,差点给摔死。王仁忠只好一边陪着笑脸返修,一边解释,木材“潮胀干缩”变形起拱在所难免,连号称地板王国的德国也无可奈何。王仁忠向顾客解释地板变形的原因后,自己倒疑惑起来:难道这个问题就无法克服吗?
  他立下誓言:地板起拱变形问题得不到解决,决不再干室内装潢!
  王仁忠开始整天泡图书馆,跑书店,自学有关数学、物理、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没钱买书,他就趴在书店里整本整本地抄。3年里,他的读书笔记和设计图纸累计起来,就有20多公斤重,做好了曲线地板专利发明的理论准备。
  王仁忠在进行曲线地板和制造机械的研制过程中,吃了不少苦。1995年12月7日,中国,不,应该说世界上第一对机械制造的单面呈S形、拼拢后成一组正弦曲线的榫接式木地板诞生了。王仁忠为此欠下30余万元债务。
  根据正态分布和力的分解原理,这种曲线形木地板的变形内应力互相抑制或抵消,从根本上解决了直线木地板变形起拱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多项发明专利。专家鉴定认为,曲线地板是直边地板的换代产品,可挑战有世界地板王之称的德国产品。随后,曲线木地板及其制造机械先后荣获第6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第7届、第8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特别金奖;1997年武汉国际室内装饰展览会金奖;1999年昆明世博会优秀产品奖。
  1998年,王仁忠成立了武汉连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排了1000余名下岗职工。公司在北京、广州、天津、福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总经销或分公司,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客商纷至沓来,要求联营。公司资产迅速达到5000万元。同年,王仁忠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五大再就业明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
  王仁昌:从百万富翁到打工仔
  在匆匆而过的10年间,弟弟从一个下岗工人一飞冲天,创造了人生的辉煌,然而,哥哥却戏剧性地发生了同弟弟命运的转换。
  90年代初,哥哥的生意如日中天,已有120余万元的资产。1989年,电视连续剧《汉正街》播出后,记者纷纷前来采访,电视报纸上频频亮相,使王仁昌名声大振,成为湖北省作协会员和汉正街个协常务理事。在一片叫好声中,哥哥陶醉了,每天忙碌的不再是写作,更不是生意,而是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文学女青年,或躺在床头倚在灯下欣赏来自全国各地信件中的溢美之词。后来,他和妻子分了手,与云南一女子同居。这时的哥哥,创业之初那种锐气不见了,生意场上如履薄冰的精细淡去……
  90年代初,武汉新建电气列车始发站,王仁昌认定在火车站投资配套新建一批发市场将是最大的发财机会。然而,市场建好了,火车站因资金欠缺不能投入使用。王仁昌的事业遭受了第一次重大打击。
  3年间,王仁昌作为筹委会主任,全身心投入市场建设,生意早已荒疏。这时已进入1994年。服装款式和市场潮流发生了根本变化,内衣一改过去红蓝绿白且一个样式的传统,日益新颖别致,花样百出。而王仁昌却固执地认定贴身穿的衣服哪会有什么款式变化!然后贸然吃进一批价值60万元的老式内衣,却只卖出10万元。短短一个秋季,王仁昌损失了50万元,再次遭受沉重打击。
  此时,王仁昌仍雄心勃勃,准备用手中最后的30万元资本东山再起,不料轻信导致惨败,合伙人趁王外出悄悄将货低价卖掉,然后卷款潜逃,下落不明。至此,王仁昌百万财富烟消云散。昔日汉正街风云人物彻底失败,只得靠几个门面的租金和卖文度日。
  哥哥日渐潦倒,他只得给弟弟打工,月薪1000元。
  历经坎坷又50多岁的王仁昌,面对这场大起大落,心里倒异常冷静了。他说,父亲的遗言,我做了一半:“穷不倒志”,后一半“富莫癫狂”,被我抛弃了。他要如同当年260元起家时那样,选择一条新的路线,重新从生命的谷底奋起。他在工作之余,再次提笔以弟弟的创业史为原型,写出了20集电视剧《曲线人生》。这里面,王仁昌倾注了两兄弟所有的悲欢离合和人生感悟……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今年58岁的哥哥王仁昌失败了。而48岁的弟弟王仁忠,顺应了时代的方向和速度,通过学习创新,勇敢地从“街头浪儿”成长为“知本精英”,跨上了时代的制高点。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