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汉正街人物

朱黎:葆春王浆总经理

发布时间:2008-03-21 14:54:00 来源:

  由团市委、武汉青年企业家协会、武汉晨报联合主办的武汉青年创业公益大课堂第五讲,在青少年宫如期开讲。本期特邀嘉宾——武汉晨报首届十佳封面人物、武汉葆春蜂王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黎,细述创业初期的艰辛,受到听众热捧。
  一次冲动的决定、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就了出人头地的梦想——这就是咸宁人朱黎创业故事的缩写。昨日,44岁的朱黎站在青年创业公益大课堂的讲台上这样描述成功的真谛“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要有所成就,都要经历各种磨难。”“创业就要敢想,只有异想,才能天开。”这是朱黎的开场白。
  大学毕业后,朱黎被分配到咸宁轮胎翻新厂当会计,清闲得很,可时间长了,朱黎觉得“前途是黑的”。1989年1月1日,他向厂长提出辞职,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父亲在省农业厅畜牧处工作,一辈子与蜜蜂打交道,朱黎决定卖蜂蜜。
  看到居委会每天有人挨家挨户送牛奶,于是朱黎也学人家挨家挨户送蜂蜜,但很快发现行不通——牛奶要天天喝新鲜的,但蜂蜜买一次能管好长一段时间。他又想了其他很多办法,但都失败了。没办法,只有上门推销。九三学社的一个工程师给了他信心——这位工程师当时给上门推销的朱黎倒了杯水。工程师肯定没意识到,他的一个平常举动,给了一个创业者勇气,而工程师后来也成了葆春的老顾客。
  选择以专卖店的形式经营蜂蜜,朱黎最初的想法有些“混沌”,他想把蜂蜜专卖店做成与百年老字号的药店一样。1989年6月20日,在当时还是城乡接合部的三眼桥,葆春蜂王浆第一家专卖店开业了。
  “创业就是要有新奇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朱黎另一个租门面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2000年,朱黎决定在航空路开店,每年租金差不多就得20万元,当时卖蜂蜜很可能赚不回租金。但朱黎认为,航空路是武汉商圈的最高点,车流量、人流量都大,“偌大的招牌竖在那里,那个户外广告值多少钱?”
  朱黎告诉想创业的人,在很多时候,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必须有耐心,有韧劲。曾经也想一夜暴富 做了18年,只开了20家分店,周围有些人说他过于保守。朱黎自有看法,“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的事业踩在地上,心里才安稳”。这样的解释,引来现场一片掌声。
  “我曾经也想过一夜暴富。”朱黎并不掩饰自己创业初期的“野心”。1992年底,一家苏州的礼品盒生产企业找朱黎做湖北地区的总代理,他答应了。一年赚了10万多元后,他有点头脑发晕,想自己生产礼品盒,可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却没赚到一分钱。
  4年后,和药厂合作供应蜂蜜,纸面上70万元生意,两天发货,半年追钱,最后款是结清了,利润也没了。经过这些尝试,朱黎彻底打消了一夜暴富的念头。也有稳赚的机会摆在面前,就是加盟。有人从河南提着一袋子钱到武汉来找他,朱黎总是千篇一律地这样告诉加盟者:第一年是要亏的,第二年最多保本,第三年可能略有赢余。听他这样说,大多数人又把钱背走了。“做事,不能昧良心。”他说。 “差”2两补半斤 在朱黎的创业过程中,诚信一直是他的信条之一。
  18年前,为了找到住在汉中路的一位顾客,他骑着自行车在汉正街转了两天,只是想问问对方吃过蜂蜜后感觉如何。早年,水利电力学院的一位老师到他店里买了6斤蜂蜜,回去和两个同事分,分完后却发现少了2两,于是给朱黎写了封信,信里说:“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能差秤。”“差秤是肯定不可能的,肯定是分装时,蜂蜜粘在瓶子上了。”
  朱黎骑着自行车,带了半斤蜂蜜,找到学校教工宿舍,从9点等到16点,这位老师还是没回家。于是朱黎在一张纸条上简单写明“差秤”原因,并将这半斤作为“补偿”送给他。没过几天,朱黎收到老师写来长达2页纸的感谢信。
  演讲结束后,现场主持人请大家提问,几个老人忍不住“擅自”站了起来,问他如何食用蜂王浆,记者能感觉到,这些老人在听朱黎讲述自己创业历程的同时,也开始从内心相信这个人。(记者陈小敏)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