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PK义乌

汉正街竞争力减弱系统思考

发布时间:2008-03-20 18:33:00 来源:

汉正街不敌义乌?汉正街竞争力减弱系统思考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却落后于既没有地理又没有资源优势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原因究竟何在?本文拟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对汉正街竞争力减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重新思考汉正街在“大制造”背景下的功能定位问题。
  汉正街不敌义乌
  就在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将汉正街誉为“中国小商品市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时,浙江中部的贫困县义乌,第一批小商品刚刚摆上露天市场摊点。然而事事难料,1991年起,浙江义乌最大的市场群——中国小商品城悄然取代了汉正街,成为全国集贸市场销售冠军,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于2002年成功上市,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2000年,据中国市场学会调查,汉正街市场在全国小商品市场排名已降至第八位。汉正街和义乌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的鲜明对比,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汉正街竞争力减弱的系统思考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却落后于既没有地理又没有资源优势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原因究竟何在?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和理想的系统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地区和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于其所依赖的微观经济环境的质量。微观经济环境包括四个方面: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公司战略和结构的竞争背景、相关支持产业等要素。微观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会使其构成要素间加紧建立关联,形成所谓的“钻石体系”。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因此其运行的结果也客观上推动了一个国家、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于集群分布,形成所谓的产业集群,呈现出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钻石体系”的良好作用,就会使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自增强动力,不断地自组织进化和壮大,进入报酬递增的良性循环中。而某一要素的缺陷也会通过“钻石体系”影响其它要素,加速产业集群向相反方向运动。短短几年时间,义乌小商品市场跃升为世界性市场,而汉正街则退化为区域性市场的鲜活例子,向我们展示了“钻石体系”的巨大威力。
  地理优势已不再明显:削弱了汉正街的竞争优势,并阻碍其创新和升级
  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一般性要素,后者包括高科技人才及其创造力、科教机构和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专业性要素。素有“九省通衢”的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在当时对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各地交通基础条件特别是陆路交通迅速改善,汉正街市场在这方面的优势大大被削弱。另外,武汉市交通便利的优势,掩盖了汉正街自身交通状况恶劣的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当地政府的投入。20年间,义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5代,从马路市场到室内市场,从安全、畅通的“商场式”再到外有花园、内有完善服务的星级式博览中心。而汉正街直到现在才发现其交通环境是何等恶劣——市场内部道路不畅,没有一条出城通道。
  对于汉正街每一位经营者来说,水陆交通便利和运输成本优势是他们制定企业战略和经营模式时最重要的优势来源。基于这种理念,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长期定位在小商品中转站,大部分经营者已习惯了通过买入卖出赚取丰厚利润,可这却阻碍了创新的动力和激情。与之相对的是没有地理和资源优势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者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小商品价格竞争,及时转变商业经营模式,发展上游制造业,降低综合成本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下降,专业化的高等生产要素越来越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然而,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这方面却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产品规模大,档次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协调性差,竞争无序;从业人员多,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低等等。这会成为制约汉正街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障碍。
  面向农村的需求定位:失去成熟挑剔的武汉顾客,导致动力机制作用减弱
  在波特看来,需求条件是产业集群不断升级的主要动力。汉正街在最早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时,满足武汉当地人需求的同时也紧紧盯住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这种市场定位应该说抓住了当时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向。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相对当时城市人口比重较小,改革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市场则比较广阔,需求更为旺盛。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乡差距很小,使得汉正街的商品能够同时满足城市和农村的需求。
  但是,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后,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距也逐渐拉大,城市开始成为社会消费潮流的领导者。而汉正街却在1997年正式提出“汉正街市场姓农”的定位,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倒流”现象则着实让人惊讶。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时城市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非常普遍,竞争十分激烈;而农村消费还刚开始启动,需求尚未饱和,定位农村似乎有更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人口因素)。无奈农村市场直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启动,“三农问题”却越发让中央领导揪心。就在此时,义乌小商品市场却在思考如何走出国门,同汉正街的真正差距则是从这时开始拉开。其原因在于:
  汉正街面向农村的市场定位,首先失去成熟挑剔的武汉顾客,导致动力机制作用减弱。武汉市的消费者相对其他地区更显得内行和挑剔,因而成为商家必争之地。而汉正街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使得其没有因为挑剔的本地顾客而受惠。其次,这种定位也被汉正街的经营者曲解,“面向农村”被理解为卖“水货”、“价廉物美”被理解为“假冒伪劣”,于是“汉正街货很便宜,但水货多”在人们脑海里逐渐形成定势。乘虚而入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严重影响了汉正街的声誉,更给当地带来“诚信”危机,最近频频“蒸发”的托运部就是明显的例子。失去了需求动力的汉正街,又长期被“水货”和“诚信”问题困挠,其竞争力减弱就不难理解了。
  缺乏相关和支持产业:无根的市场,如同“水中浮萍”
  义乌小商品市场已有袜子、拉链、服饰、针织、饰品、印刷等八大产业形成产、供、销、运、外贸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产业集群。相比之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上本地占有率不到5%,仍以商品代销为主,相当一部分是从浙江、广东等地批来的,整条街等于一个二级批发市场,主要充当我国小商品的中转站。尽管汉正街有2000多家小型服装加工厂,但因规模小、以致没有一个能够叫得响的品牌。
  汉正街为什么没有像义乌那样有良好的制造业支撑?原因比较复杂,前面谈到根深蒂固的商业文化是其中之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武汉市的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比较高是另一重要原因。汉正街和义乌非常相似,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产业成功的关键。对此,义乌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在义乌周边农村组建成千上万个家庭工场,并有效地组织为一个个以单一产品为主的专业化村或镇,形成了“专业市场+家庭工场”式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农村劳动力。相比之下,地处武汉市内的汉正街的要素成本则高了许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最近汉正街71家服装作坊因非法雇佣童工而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而这在义乌的家庭工场中老人、小孩参与其中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仅如此,“专业市场+家庭工场”模式使义乌的产业集群化发展良好,通过集体效率形成综合成本降低的新竞争优势:各个家庭工场极易获得原材料,且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成本就能获得市场行情;信息流转快且比较透明,交易成本降低;各个家庭工场的弹性专精,利于形成规模效应;经营氛围的形成,吸引大量外地廉价劳工;等等。
  同制造业一样,汉正街也没有形成专业性的物流产业。商贸业与物流业的关系日益紧密,专业物流越发达,产品运输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商贸业的发展。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了“一户一线”为特色的专业性非常强的物流业,这些家庭运输的市场细分可细到新疆的某一县、市。可是在汉正街看到的景象是麻木乱穿、扁担横行,而打货人大包小包挂在肩上,这种低效率的做法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缺乏相关和支持产业的汉正街只能算是小商品交易集散地(产业集聚),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同质竞争:依恋过去美好时光,缺乏敢于创新敢担风险的精神
  对地区竞争力最有影响的是当地竞争者的存在和当地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诚然当地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损失一些资源;但从长远看,当地竞争给企业带来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投资提升高级生产要素等一系列压力,这一切都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创新。更为重要的当地激烈的竞争实际上为该产业的发展培育了良好的经营氛围,即所谓的扎堆现象。应该说,汉正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政府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战略和经营模式应随着环境发生变化而及时跟进,并寻求差异化。在义乌,发展良好的小商品产业集群使得经营者们纷纷在产业价值链寻找自己的定位,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并不断创新;相比之下,汉正街的当地企业还停留在基于地理优势的“代销”经营模式上,从而陷入同质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这或许与汉正街地处中部有关。武汉市相对东部地区来说,思想较为保守,计划经济的作用还较强,人们在长期活动中自然形成了重平庸忌冒险、重和谐忌竞争等为主要持征的文化传统,这显然是与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惜冒险竞争、创业拼搏和极力扩张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抵触。另外,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使汉正街的经营者对过去的经营模式产生了浓厚情结,依恋过去美好时光,渐渐失去创新的动力和危机意识。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和通讯环境大大改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依赖的区位优势正不断减弱;不恰当的市场需求定位不仅使汉正街失去自我升级的动力,而且为“假冒伪劣”、“水货市场”等诚信问题所拖累;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和依然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使得汉正街的经营者们依恋过去美好时光,缺乏敢于创新敢担风险的精神;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长期以来以代销为主,而制造业和专业物流业等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使得汉正街无法获得新的优势来源——综合效率优势。这些因素联动起来阻碍了汉正街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结果是旧有的优势正慢慢消失,而新的优势还没有培育起来,其竞争力下降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进入90年代后期,武汉市经济也正如我国整体经济一样,开始全面从资源驱动阶段向投资驱动阶段过渡。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城市竞争优势的源泉开始从基本资源优势(自然资源、地理、劳动力)向效率优势转变,主导优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转移。为此,武汉市全力发展汽车、光电子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迎接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时代的到来。因此,汉正街在武汉市经济中的地位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现代零售业,如百货公司、大型超市等对其形成替代。作为享有“天下第一街”之美称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形下如何奋起直追?令人欣喜的是,武汉市政府正在启动“二次创业”工程,如改善汉正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立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和物流园区等等。这些对改善汉正街经营环境,增强汉正街自我发展的动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大制造”的时代背景下,在武汉市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合适?其实,现在是思考汉正街作为传统小商品市场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的时候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应该是汉正街目前最为迫切的事情。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