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媒体报道

[湖北日报]汉正街样本时代意义:开始被动的产业转移升级

发布时间:2008-03-14 04:40:00 来源: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年过半百、主抓市场业务9年之久的熊国汉,最近有些焦虑。
  现任汉正街市场管委会副主任的他,新年开始就被指派负责一项重要使命:重绘汉正街现代物流蓝图。
  在汉正街土生土长的熊国汉感觉到,当下的汉正街面临着发展历程上的又一次必然的变革——
  变了、不变、巨变,很矛盾的影像
  悠悠五百载,汉正街因商而兴,也一直因商起起伏伏。
  汉正街的起点,在沿河大道与硚口路交汇的月湖桥下。桥下门楼斑驳的旧码头熙攘不减当年。只是,码头上载着汉正街货物远行的不再是逐风的帆船,而是大大小小走南闯北的货运车辆。
  街巷里,小家电、小杂货批发门点一间挨一间,等活的五菱小货车成规成矩一字排开,闲暇的店主、休息的货车司机,晒得黝黑的拉货郎四仰八叉地躺在板车上做着各自的梦。
  眼前景象,让人仿佛跌回到上世纪80年代。然而,人们很快感受到一阵眩晕:汉正街的发源地——永宁巷原址上,新装的大理石广场,两幢超现代的钻石形大厦拔地而起,黑色平坦的柏油路一眼望穿,宽幅的时尚广告、精致的落地橱窗、错落的手扶电梯,跨街连廊傲然标志着——汉正街第一大道。
  变了、不变、巨变,一个个看似血脉相连、但又极端矛盾的影像重组出现实中的新汉正街。
  然而,这些更多的只是物理影像上的变化。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推进,汉正街的内核已经悄悄发生了巨变。
  一场大火,烧掉了“前店后厂”模式
  梳理历史,一条模式演进的路径渐渐清晰。
  市场发轫于地摊,汉正街也不例外。103位个体户的吆喝,使得汉正街日渐兴盛。十年之后,市场的地摊模式迎来了生死关头。
  在普通百姓来看,以街为市、以地为摊的模式的同义词便是,市容脏乱、交通拥堵、火患潜藏。专家们则预见到地摊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传统的地摊交易,无法满足交易量扩大所必须的规范与展示功能。
  1992年8月,汉正街东端集家嘴的江汉交易大楼和中段利济路口的小商品中心市场建成,结束了这条“天下第一街”多年以街为市、以地为摊的历史。
  争议声中,数千个体户迁入当时因设有展销厅、扶手电梯、电子监控系统而被称为“现代化”的交易大楼。当时一些人士担忧,以地为摊、以街为市是汉正街的特色与优势,对个体户进店经营能否提高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效益、保持汉正街的传统经营特色等提出疑问。
  岁月在悄然流逝中给出了不争的答案。1988年到2006年,汉正街先后进行了四次改造:一万多名经营户由马路进入室内。
  入室后依旧有着市场的敏锐,推动着市场业态的进化。此间,降低成本与快速适应市场反应的需要,使得汉正街萌芽出具有汉正街特色的“前店后厂”模式。这种模式,不由让人联想起后来风行义乌的工业市场模式。
  这些小作坊一般是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机器,工人的宿舍就是机器上方的暗楼,房间角落是厨房,工人工作、吃睡都在作坊里。大大小小的作坊聚集在汉正街市场方圆1.6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靠一条条狭窄的巷子连接。
  尽管这种新兴的“前店后厂”模式创造性实现了市场与工厂的直接对接,但其间原始的作坊生产方式与地域分布,已为这种集生产、生活、仓储三位一体的原始工业市场模式,埋下了致命的伏笔。
  2005年12月20日晚9时许,汉正街永安巷一栋七层楼房突发的大火,映红了汉正街的夜空。大火,吞噬了4名13岁至17岁的童工。
  4条年轻甚至年幼的生命,震惊了人们,彻底暴露出汉正街“前店后厂”模式的短板:基础设施陈旧、空间组织混乱,低水平的重复发展,业态组合自发原始,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管理。大火,也改变了众多经营户命运。其后3个月的整治行动中,6600多家服装作坊被强制搬迁到硚口长丰乡等地。
  小作坊的取缔,意味着曾支撑汉正街多年繁荣的作坊式生产宣告结束。“一场大火烧出了汉正街新的市场革命。”有人这样说。
  事实上,这场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情愿的强制搬迁,对有些商户来说则是产业升级的契机。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汉正街终于走上了“生产基地+现代物流+现代商城”的新模式。
  2008年3月1日,汉正街商人范惠兵,站在云梦县城关镇毗邻316国道的一片土地旁,构想在这里建一个生产基地。和范惠兵一同来考察的100多名老板将共同投资5亿元,兴建汉正街云梦商贸工业园。
  范惠兵从来料加工起家,后自创品牌,开办武汉市五和床业用品厂。他曾在汉口姑嫂树租用三亩大的厂房。受场地限制,目前日产值只能维持在三万元左右,“我希望厂房扩大到十亩后,产值能翻番。”
  然而,当浴火重生的汉正街正抖擞精神迈步从头越时,猛然发现,后起于自己的浙江义乌等同类市场,不经意间竟已是后浪逐前浪。很多的目光都发现,汉正街的步子慢下来了。中国市场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汉正街的综合排名落到了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第8位!义乌市场年交易额超过500亿,接近汉正街的2倍。
  2005年的那场大火,其实已经残酷地揭示了这一点:在敢为天下先之后,汉正街蹒跚的步履中流露的是再创造性的不足。
  中介市场:产业之困与突围
  先来看一事例。
  在汉正街,白色运动袜一双3元多,而在浙江义乌,同牌子同品质的只卖7角;100支装的双头棉花签,汉正街卖1.2元,在义乌只卖0.19元。
  义乌,这类商品价格为什么这么低?秘诀在于当地成板块的工厂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义乌人凭借“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的独特发展路径,让市场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反应堆,引发了资本、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连续裂变。
  义乌,创造出了更有竞争力的市场模式。
  专家们将市场分成三种模式: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中介市场。产地市场是买本地、卖全国;销地市场是买全国、卖本地;中介市场则是买全国、卖全国。
  现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已从简简单单的“异地倒货”,演变为区域化、规模化的竞争,产业成为支持市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全国的纯中介市场都面临萎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钟朋荣表示,纯中介市场是交通不发达时代的产物。试想,广东、浙江的货运到武汉市中心一圈,存放十天半月,再运往周边,还有何必要?出于成本的考虑,货物的流动已经由原来的层层周转,演变为产地和销地的点点对接。
  此前义乌也是买全国、卖全国,但现在义乌40%以上的货都是本地产,然后销往全球。钟朋荣认为,近年来,围绕汉正街形成的服装等产业,才是汉正街的希望所在。2007年,汉正街交易额达到260亿元,其中由汉正街分离到周边生产基地的交易额超过了100亿元。
  汉正街一项规划称,未来5年至8年,汉正街的“范围”将从不到两平方公里,逐步“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店铺开在汉正街,生产工厂分布在黄陂、东西湖、汉川、云梦等武汉远城区和周边县市,大规模推行“生产基地+现代物流+现代商城”的新模式,将汉正街品牌由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
  在汉正街管委会副主任邹慧来看来,这是汉正街产业转移升级的必然结果,虽说变得有些被动。
  繁盛、兴旺、衰败、创业、复兴。无数喝彩,多少叹息。
  熊国汉心明如镜: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汉正街的发展需要在创新中传承。批发、零售、旅游、休闲、购物、传统、现代(电子商务)各种商业理念、创意纷至沓来。
  汉正街正在迎来一场不由自主的革命。
  (记者 涂亚卓 文慧 博尔塔拉报记者 孟祥华)
  图片说明: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建于1982年,起步于《人民日报》社论肯定汉正街经验之时。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80多万平方米,商位34000余个,年成交量500余亿元,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

编辑:涂亚卓 文慧 博尔塔拉报记者 孟祥华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