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媒体报道

[楚天都市报]地方驻汉办事处变脸开餐馆

发布时间:2008-03-26 04:42:00 来源:

    

图为:房县农家菜的“源头”就在这里。 记者杨鲜摄

 


图为:襄樊汉办变身卧龙山庄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文光 杨向明 通讯员 易杰 昨日,市民李先生偶然路过珞狮南路时,发现这里冒出一家经济型连锁酒店。他依稀记得,这幢7层楼高的建筑,原先挂着“郧县驻武汉接待中心”的招牌。
  不少细心的市民也像李先生一样,感觉到地方政府驻汉办事处正纷纷“变脸”,或是变成餐饮名店,或是变成经济型酒店。
  之一
  每个汉办都扛着一块餐饮招牌

  驱车江城,汉办变身的经济型酒店,比比皆是。
  珞狮路上的凯宾城市酒店,其前身是襄樊谷城县汉办招待所;襄樊汉办古田招待所租赁给艾客莱酒店,武昌卧龙山庄亦租与他人经营;安陆汉办大楼整体出租给武汉市汉阁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十堰汉办第一招待所整体租赁给深圳7天连锁酒店;宜昌汉办武昌新址交由湖北瑞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经营……
  与此同时,打着地方菜旗号的汉办餐饮,也在江城悄然兴起,生意越来越红火。
  说起火烧馍、炕土豆、土鸡汤、炝生菜,不少市民的脑子里会蹦出“房县农家菜”。殊不知,这些菜的“源头”,位于武昌八一路附近的一条背街小巷内。
  四年前,这些农家菜经房县汉办餐厅推出,马上吸引来一批在汉的家乡食客。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年,“房县汉办”成为江城餐饮界新秀。每到用餐时间,门口总是排着长队。前年,东亭分店“房陵农家”开张,更是火爆。直到现在,每当夜幕降临,餐厅背后院子里的车位总要见缝插针。
  丁字桥附近的恩施汉办餐厅,主推的土家菜也有名气,莼菜、恩施土豆、腊蹄、合渣汤、薇菜等,土家气息浓厚;襄樊汉办“卧龙山庄”的宜城大虾,可与江城特色油焖大虾相媲美;长阳汉办餐厅的招牌菜清江鱼、老鸭汤,也是远近闻名……
  有人说,地方餐饮特色更易打动人,几乎每一个汉办都扛着一块餐饮招牌,成为展示地方魅力的最佳窗口。
  之二
  餐馆酒店大都采取承包或租赁

  记者连日来探访得知,这些餐饮店、连锁酒店并非由汉办自身经营,几乎都承包或租赁出去了。
  捧在手里的“香饽饽”,为何都纷纷送与他人?“自己经营太操心。而且,地方来开会或办事的人,有时吃了住了,也不好收钱。弄不好,香饽饽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一些汉办主任这样感慨。
  郧县汉办主任徐芸介绍,郧县汉办成立于1992年,接待中心大楼1998年动工,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买地盖楼的资金部分来自财政拨款,余下的靠银行贷款和对外借款。由于资金难以一步到位,7层大楼断断续续修了4年。“现在将大楼租给如家,主要是出于经营管理上的考虑。汉办本身事情比较多比较杂,管理也没有如家酒店那么专业。再说,招待所大楼已经老化,设施维修及物业管理需要钱,县里财政拨款又有限,租给如家能提高接待档次和水平,可一举多得。”徐芸没有透露每年租金具体是多少,只是说租金部分偿还历史欠账,部分用于办公开支。
  房县汉办主任孙桂芳介绍,房县汉办的境遇与郧县汉办类似,现在该办餐厅及客房全部对外承包,汉办只收取租金。“汉办自身经营在管理上不如承包人专业,承包人为了盈利,为了回头客,会做出自己的特色。‘房陵农家’现在已成为展示房县魅力的一个平台,让房县的木耳、香菇在江城更有市场。”
  之三
  “全权大使”变为“经济领事”

  汉办“变脸”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趋势:随着时代发展,汉办的职能正从过去的“全权大使”向“经济领事”转变。
  襄樊汉办已有了54年历史,汉办主任曾顺学在这个系统干了近20年,名副其实的“老汉办”。
  曾顺学兴致勃勃地说,上世纪90年代之前,汉办的职能主要是物资调配、迎来送往。“计划经济时期,汉办可风光呢!省里划拨的物质都是先落在汉办,从自行车到化肥、钢材等等。那时候,汉办都有好几个仓库,还有几台小车。除了跑物资,还要迎来送往,承担老家来人的接待任务。买票送站,住宿管饭,就是那个时候的写照。”
  到了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物资中转站”的功能逐步萎缩。汉办开始办实体、搞创收,一段时间,好不红火。可没多久,一些实体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汉办又不是独立法人,最终政府不得不四处救火。不少汉办的债务就是那时积累下来。
  谈到这,曾顺学的语气不由得沉重起来。“三年前,省里出台相关文件,政企分开,汉办不能搞经营,不能搞实体。所以,我们就把招待所、餐厅都承包租赁出去。这样一来,可以少操一份心。”
  曾顺学说,实际上,早从2000年开始,汉办的职能开始了转变,主要从事招商引资、搜集信息等。“事情杂,工作压力比较重。但是也有成就感。去年,我们穿针引线,引进10多个大小项目到襄樊。同时,还帮助几家襄樊知名餐饮业走出来,在武汉开拓市场。”
  之四
  “变脸”过程中应加强国资监管

  武汉市经协办负责对汉办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该办负责人对汉办“变脸”给予了肯定。
  他说,通过承包、租凭的形式开酒店开餐馆,盘活汉办资产,有利于汉办自身发展。“汉办人员的工资、帽子,都是地方政府给的。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各地政府对驻汉办机构监管比较严。”
  但也有专家担忧:汉办“变脸”,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说,诸如汉办这样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构成比较复杂,有财政拨款,有自筹形成,有自行积累,有借贷资本。因而,其资产改革复杂而又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说,通过承包、租赁的形式,盘活汉办这一块国有资产,值得肯定。但有一点务须注意,国有资产不能流失。
  那么,该如何监管?乔新生说,可采取属地原则。当地政府鞭长莫及,交由武汉市相关部门管理比较妥当。
  链接
  汉办概况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我省各地政府开始设有驻汉办事处。武汉市经协办联合调研组2006年4月出炉的《外地驻汉办事机构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属政府、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性质的驻汉办事处有126家(省属6家、地属18家、县属62家,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40家)。

编辑:记者 李文光 杨向明 通讯员 易杰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