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楷模

更多

马学礼

发布时间: 2009-10-28 11:2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见困难就上,见先进就学
  6学礼,1931年生,祖籍山东平度县。1939年山东发蝗灾,一家5口逃荒到沈阳。11岁到日本人开的“奉天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当筛焦炭的小工。
  1950年,马学礼进沈阳机床一厂当学徒。他不断搞技术革新,在生产上屡屡突破定额
  。如车主轴梢孔这项工作,用他改造的工具干,以往18个小时的活,现在6个小时就能干完,并且保证了质量。
  1954年10月,马学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五年计划公布后,他更加积极地开展技术革新,如做大齿轮,过去20个小时都很难加工出一个,马学礼进行了5次革新,只要3.5小时就可以加工一个,工效提高了近6倍。这一年马学礼被评为沈阳市先进生产者,第二年被评为沈阳市和辽宁省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
  1955年8月,组织上调马学礼到武汉重型机床厂,并派他到苏联学习。1957年7月回国,10月正式投入了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建设。1958年2月,大轴工段加工一批滑枕,按当时的工艺规程操作,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原材料浪费严重,马学礼看到后很心疼。他想用在苏联看到的“套料刀”加工滑枕,既快又节省材料。但由于加工“套料刀”设计复杂,制造精密,没人敢接这项任务。马学礼决心揽下这个“瓷器活儿”。他借图纸、找原料,在人力物力都很缺乏的情况下,终于造出了厂里需要的“套料刀”,原来3个人干的工作,一个人干就行了,而且一个人还可以看两台机床,使加工一根滑枕的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
  马学礼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其中“内孔梢胎”被称为“马学礼胎具”,在全国推广使用。
  1960年,马学礼到华中工学院深造,仅初中二年级的文化底子,经过5年的艰苦学习,他写出了《不锈钢深孔套料的几个问题研究》的优秀毕业论文,结束了大学生活。
  马学礼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始终坚持搞技术革新,并以“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的精神带动培育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知识、有专业技术的革新能手。
  马学礼历任沈阳第一机床厂车工,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工艺员、科长、党委副书记、党委第二书记。1983年起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张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