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楷模

更多

肖军

发布时间: 2009-10-28 12:0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武钢劳模、“武钢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矿业公司第十届技运会技术能手、2004年武钢十大杰出青年、程潮铁矿模范共产党员……一道道耀眼的光环,让而立之年的肖军,成为一个在矿山家喻户晓的人,一颗在井下闪耀的明星。
  肖军, 这个让许多人惊叹不已的采矿大王,身上究竟有哪些不寻常的能力。让我们走近肖军,看看他1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之路。
  (一)
  在井下,在采场,尾部冒着烟、重达数十吨的铲运机轰鸣着,在矿道里奔来驶去。驾驶室里有一位目光炯炯,头戴面具,浑身油泥的人。只见他手脚并用,铲矿、疾驶、倒矿,在数秒之内,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旁边的矿工告诉我们,他就是肖军。
  再翻开肖军的简历,年龄不大、资历不长,有着再简单不过的人生履历。
  肖军是从部队退伍转业来到程潮铁矿的。2000年成为采矿工后,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2001年,采矿28000吨,超额完成年计划143.3%;
  2002年,采矿31000吨,超额完成年计划165%;
  2003年,采矿46118吨,超额完成年计划202.4%;
  2004年,采矿40164吨,超额完成年计划190.4%;
  2005年,采矿39185吨,超额完成年计划157%。
  短短几年工夫,这个面目清秀,浑身洋溢着青春朝气和聪慧、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就脱颖而出。
  (二)
  1996年,21岁的肖军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在矿派出所经警队。
  2000年9月,矿里招收井下采矿工,肖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实现夙愿的机会。
  说起夙愿,那还是封存在肖军心底的遥远记忆。那是在矿子弟学校上职业高中时,政治老师出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由你的专业知识想到你的人生志向。黑板上那一串遒劲有力的粉笔字激起了肖军情感的波澜,他只想了一会儿,便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当舒立银那样的采矿大王。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让已经退休多年的那位政治老师见到肖军,还会提起:“肖军,你正在实现你的理想哩!”
  采矿生涯对每一位采矿工来说都不会一帆风顺,肖军也不例外。他虽然很幸运,分到了鼎鼎有名的劳模班,这个班曾经走出过两位全国劳模——周德亮、舒立银。但井下潮湿的巷道、刺鼻的油烟味、还有震耳欲聋的铲运机发出的轰鸣声,使虽然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肖军,还是一时难以适应。
  肖军情绪的变化没有逃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余津晶的眼睛。作为肖军的师傅,余津晶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开导他,更没有批评过他,只是用自已的行动感染他。余津晶每天第一个下井提前做好点检、加油、试车准备。看到整整比自已低一个头、身体又是那么单薄的师傅兢兢业业地干着活儿,肖军被强烈地震憾了:自己分到这个劳模班,给劳模当徒弟,可不能给劳模班丢脸啊!肖军相信,行行出状元,既然选择了采矿这个行业,就要干出点成绩让别人看看。从那以后,肖军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与师傅同下井、同点检,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师傅的操作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肖军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掌握了铲运机的全部操作技能,并摸索出一套先左、后右、再中间的“左右中式”先进操作法。他取得铲运机操作资格后,被工段提前正式安排独立上机、带任务出矿。
  这时候,肖军就像是长出了一对会飞的翅膀,与穿梭在地层深处的铲运机一起飞翔。

  采矿的工作是艰辛的,然而当他爱上这个工作后,肖军便义无反顾地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刚开始从事采矿工作,肖军驾驶的是一台旧的铲运机。对这台铲运机,肖军把当年在部队练就的一套擦枪械的本领全使了出来,一有空闲就在铲运机上擦呀洗的。在肖军的精心维护下,这台已陈旧多年的老设备焕发了青春。年底一算帐,好家伙,28000吨,肖军的采矿量居然挤进了前五名。很多工友都不相信,肖军能用那台“老爷车”采出这么多矿来。
  工段长也没想到这台快退役的“老爷车”还能成为采矿的主力车,并且驾驭它的还是肖军这个“新兵蛋子”。工段长在肖军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肖军,你真是好样的!”
  工段长的话让肖军心中激动好一阵子。刚干一年采矿工就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不容易。这种激动与他在军队获得人生第一个荣誉——“优秀士兵”的感觉差不多。
  肖军崭露头角,他被编入工段“尖刀班”——一号单机,工段还给他配备了一台新的北京安期胜公司的ACY——Z型铲运机。换了新的设备使肖军如虎添翼,也就是这一年,他一举出矿31000吨而名列工段前茅,获得采矿标兵称号。
  长期驾驶着这台新式铲运机,肖军也渐渐摸透了机器的“脾气”,发现了这种型号铲运机设计上的不当之处:档位阀设置在车体墙上固定,而转向缸又设计在变速箱上,车辆开动几小时后转向缸和变速箱都会产生高温发烫。档位阀上有一个经常发生的小毛病是提把联接小销子易掉,一旦掉下来,钳工师傅就要忍受高温在狭窄的空间中修理设备,稍不留神就会被转向缸或变速箱烫伤。看到钳工师傅屡次被烫伤,肖军琢磨出了一个小窍门:用铁丝排列成两股代替小销子联接。
  事实证明,肖军的方法很实用,再也没有钳工师傅被烫伤了。一位钳工师傅还握着肖军的手说:“谢谢你,你解决了我们一个大难题;这件事也启发了我们,只要多留点心,很多工作中的难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四)
  “低故障、会检查、懂技术”是肖军采矿量遥遥领先的“刹手锏”。
  在工作中,肖军没有停止过对铲运机的了解,随时随地关注井下掌子面、顶板、溜井的情况,掌握地质矿产和设备方面的知识,为工作创造条件。很快,肖军的采矿能力突飞猛进,几年间就成长为井下采矿领域的骨干。
  在肖军身边,有一位被工友们誉为“首席设备维修专家”的师傅,这人叫杨习武,肖军经常虚心向杨师傅请教。他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上面记载了很多设备故障的应急维修处理方法。
  一次上夜班,设备出了故障,车挂不上档位,而夜班又没有维修钳工,肖军连忙翻出笔记本,对照笔记记录和出现的故障分析查找原因,经反复检查和试车,他找到了故障原因——软轴断了。他立刻返回车库,领来一根新软轴,根据记事本上记载的更换步骤和方法,半小时后安装完毕并一次试车成功。当班肖军出矿突破100车,为生产赢得了时间,也为下一班出矿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
  从那以后,肖军干脆找来当兵时的军用包装上钳子、扳手等工具,斜挂在身上,遇到小故障,自己动手处理。到了后来,有时钳工维修忘记或少带了工具,就会开口说:“去找肖军借。”
  每次出矿完毕,不论时间多晚、自己多疲劳,肖军总要将车辆全面检查、清洗一遍,如同在部队里每次出操回来都要将钢枪擦拭干净一样,确认无异后方才下班。肖军把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带到生产中,一有空,就洗车、打黄油,进行铲运机维护保养。有个同事不解地问他:“维护保养设备是钳工的事儿,你干吗总是自找麻烦呢?”肖军说:“就如同当兵要擦枪一样,采矿工维护保养铲运机,一点也不麻烦。所以肖军驾驶的铲运机总是干干净净,保持着“最佳车辆”的本色。每次设备大检查,肖军的铲运机总是被评为“甲级设备”。

  在劳模班,肖军感觉压力最大的还是产量指标。他怕自已稍不留神,产量掉在别人后面。为了挤出时间多采矿,他让妻子每天弄好饭菜装在保温桶内自己带到采场,肚子饿了,打开保温桶就能吃饭,节省了等班中送饭的半小时时间。仅此一项,肖军每天就比别人多出矿30余车,每月多出近1000吨铁矿石。肖军的这一招对其他的劳模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也纷纷效仿,把饭盒带到了采场 。一时间,采场上自发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劳动竞赛热潮。
  2003年7月,肖军所在的工段要开辟新的采场。采矿工人都知道,开辟新的采场,意味着更多的未知因素、更多的挑战,尢其是这个新开辟的采场又与以往开辟的采场不同,不仅运距远、通风条件差,而且巷道顶部多处渗水。如果在此处采矿,必须穿雨衣、雨裤才能工作,加上巷道里闷热的空气,往往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一个班下来全身湿透,而且还采不了几车矿,产量相当低。安排谁去合适呢,工段正在为难时,肖军第一个主动请缨,要求去开辟新的采场。肖军的行为感染了工段里的一批年轻的生产骨干,他们也纷纷加入到开辟新采场的行列中。由于开辟了这个高品位新采场,为程潮铁矿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肖军克服新采场带来的不利因素,采矿量继续增加,以46118吨的惊人成绩,一年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工作量,荣获武钢劳动模范称号,从一个“优秀士兵”成长为一个优秀工人。2004年,肖军风采不减,出矿超过4万吨;2005年,肖军再接再厉,个人出矿又近4万吨,再获武钢标兵称号。
  ( 五)
  井下采矿工的工作是艰苦的,井下的工作条件也不能与地面相比。与肖军一起上班的好几个同事,因为忍受不了井下工作的那份累和脏,应付着上班,有的干脆不上班,肖军仍然战斗在井下采矿的第一线。
  井下的竞争压力也是相当大的。井下是矿山劳模、标兵诞生的摇篮。井下的矿工都想弄个“大红花”戴戴,你上班早,我比你更早;你不休息,我也未闲着……到井下工作时间不长的肖军却能“异军突起”,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产量连续几年名列前茅。
  在井下出矿,产量是考核一名采矿工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名合格的采矿工,就要出满勤、干满点、保安全、创高产。这几年,肖军一直是一名合格的采矿工,连续5年的产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采矿上,对家庭和家人的照顾自然就少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中,肖军有成功者的喜悦,也有对家人的愧疚。
  记得有一次,妻子提醒肖军家里洗手间的水管有点渗水,叫他有时间修理一下。不知那几天是采场任务紧,还是忙于工作而忘记了此事。结果只过了一天,孩子上厕所便被淋了个“落汤鸡”。下班后的肖军听到妻子的“抱怨”,虽然很累,还是迅速修好了水管。
  肖军作为家中的独子,为了工作,他难得找到更多的时间孝敬父母;为了工作,他从未在妻子生日时与妻子共同点燃生日蜡烛;为了工作,他无法兑现一次又一次陪儿子外出游玩的承诺。肖军深爱他的家庭和亲人,但他更爱他的工作和岗位。他把对家庭和亲人的爱,化作绵绵不绝的工作动力,让青春的光芒在百米井下尽情绚烂。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张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