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最新报道

更多

抓市区带县域 黄冈昂起市区龙头

发布时间: 2009-04-27 09:1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图为:市区现价GDP及可比价GDP增长速度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黄冈市委、市政府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部署推进市区突破、园区突破、沿江突破、沿路突破、沿山突破等,其中“市区突破”摆在之首。近年来,他们针对市区实力弱小的实际,着力培育壮大市区龙头,通过持之以恒抓工业、锲而不舍抓招商、心无旁骛抓发展,带来市区新跨越。市区GDP2007年增幅14.9%,达到56.48亿元;2008年增幅21.9%,达到72.77亿元。市直财政收入六年翻了两番,由2002年2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9.4亿元。黄州区级财政收入2008年增长34.90%,绝对额三年翻了一番,该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投资增幅综合考核位居全省县市第一位。市区工业实现了大型企业、现代化标准厂房、产业集群、知名品牌四个“从无到有”的新突破。市直规模企业从5家发展到35家,其中4亿-20亿企业达到11个。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市区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形象提升。黄州,这个千年古城,长高变大,道路黑了,湖水清了,景观多了,初步显现现代化城市魅力。

  抓好市区 带动县域

  黄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地区,撤地建市时间也较晚。城区即黄州,过去是一个县级市的架子,与中等城市地位不相称。这里,历史上没有中、省企业布点,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黄冈于1996年撤地建市设区时,市区经济总量小于所辖县市。2002年时,市直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与所辖县市相比,仅位居第7位和第5位,呈现出一种“小马拉大车”的尴尬格局。一方面,市级为县市经济如何发展而操心;另一方面,县市也为市区经济实力弱小而担忧。

  市委书记刘善桥说:既然黄冈地区改成了黄冈市,就应该重视城市发展,市直的工作重点要转变为抓本级、抓市区。市长刘雪荣认为:只有市区发展好了,对所辖县市才有说服力、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

  2002年底,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工作思路和“三抓三带”——抓市区带县市、抓本级带下级、抓机关带基层的工作方法,在壮大市区龙头的同时,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市区与县市之间、各县市之间,展开“比学赶超、争强进位”竞赛活动。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直机关向县市学习,学习县市干部抓招商的劲头,抓落实的作风。而各县市也从市区发展中,得到借鉴。通过“三抓三带”,开创出市区经济与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全力招商 借力兴工

  黄冈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城市化滞后。刘善桥认为,城市化滞后是因为工业化滞后。要想城市化,首先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工业强的关键是企业强,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工业的关键。

  工业总量不足、存量有限、基础薄弱,是市区突破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以前的黄州城,没几家像样的企业,人流、物流、信息流缺乏。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靠开放,靠招商。黄冈把招商引资作为市区经济发展的“第一工作法”,全力大招商、招大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市直成立了招商局,组建了10多个由市级领导牵头的招商团队。主要领导对招商工作亲历亲为,带头招商,带领大家招商。“工作在黄冈,就是要招商”,“人人都是招商资源、个个都有招商职责”等口号,转变了黄冈人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唤醒了黄冈人尘封已久的开放梦想,激发了黄冈人从未有过的招商热情。

  北京汇源果汁是市直最早引进的大项目。为了方便企业尽快领取营业执照,取得市场准入证,鉴于该企业的两个股东远在北京,按规定提交办理手续难度较大的实际,有关部门秉承特事特办的理念,变通办理方法,从受理到发照仅用了6个小时便办结完毕,创造了惊人的“黄冈速度”。2003年,汇源集团成功落户黄冈。在汇源集团分布全国的20多个生产点中,唯黄冈技术装备最好、生产能力最强、厂区环境最优。

  太子奶集团的成功引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员招商的努力。一次市级运动会上的邂逅,拉近了市体育局与太子奶集团的距离。2005年,太子奶集团在黄冈建成全国最大的活性乳酸菌生产基地,总投资达到6亿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伊利集团决定挺进南方市场时,黄冈抓住机遇,第一时间呈上“可行性分析报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伊利集团从“不动”到“感动”,从“心动”再到“行动”,于2006年携资6.5亿元,在黄冈实施中国乳业史上最大一笔产能投资项目。

  汇源、太子奶、伊利三大国内知名饮品企业相继落户,在鄂黄长江大桥桥头渐次排开、错位发展,很快形成了产业方阵,引发了聚集效应。通过招商引资,这个从无到有的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是“神话”,更是“佳话”。

  汇源、伊利的成功落户,极大地提振了市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信心和决心。一时间,香港稳健、伯龙精机、振达钢管等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纷至沓来,市区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造船等产业集群陆续崛起。

  优化环境 力求四最

  要招商,更要安商。黄冈打造“低成本、快回报、零障碍、优服务”的投资环境,在政务服务上力求“四最”:

  一是审批事项力求最少。自2002年以来,黄冈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和提升服务水平,四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组建了市行政服务中心,一个大厅可以办完全部手续,并且实行限时办结制。同时,在收费上给予最大优惠。

  二是兑现承诺力求最实。做不到的事情不承诺,承诺了的事情不推诿。凡是对客商承诺的事坚决做到“一诺千金”。写进协议的条款坚决兑现,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

  三是工作效率力求最高。成立了市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对投诉处理事项能办的立即办,情况不明的限期办,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公安部门实行治安承诺制,切实保障外来投资者正常建设、生产、经营活动及人身、财产安全。

  四是服务企业力求最优。一个项目落户黄冈后,立即成立一个项目服务专班,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全程、长期为项目提供服务。黄冈提出的口号是“围墙内的事企业自己做,政府一点不干预;围墙外的事由政府代企业做,一点不含糊”。市“四大家”领导身体力行,带头抓市区项目,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留下了领导干部奔波忙碌的背影。

  2008年,全市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十佳三差”单位评选活动。下评上,民评官,群众评机关,让市民、让市场主体对部门的服务进行监督评议。评比结果出来后,市委、市政府对“十佳”单位进行了公开奖励表彰。而对3家评议得分靠后的单位,列为“三差”,向社会公开,实行当年评先评优一票否决。评好又评差,结果一出,社会反响强烈,也促使市直各单位动真格转作风。

  市区一体 共谋发展

  黄州是黄冈唯一直辖区。黄州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为发展市区经济尽职尽责。

  黄州着力推进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相继谋划和布局了“一带六区”(沿江经济带、路口工业区、火车站经济开发区、禹王工业区、东西湖工业区、南湖工业区和白潭湖旅游区)等7个产业园区,规划开发面积近30平方公里。其中东、西湖工业园、南湖工业园与市直共同建设。该区按照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规划,发挥本地比较优势,致力于打造医药化工、循环经济、江岸造船、物流产业等4个百亿产业集群。

  近三年来,黄州工业园区招商成绩显著。路口工业区已有28个项目落户,协议投资规模17.9亿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实际完成投资8.5亿元,有16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0亿元。火车站开发区,投资6亿元的济世药业、投资5亿元的奥德赛工业园等龙头化工项目,相继进入。

  在大力招商的同时,黄州着力推进全民创业。采取政府引导、街市支撑、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民间资金创立农业产业化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加工制造型企业,从事商贸批发零售、物流等经营,发展内源型经济。全区平均每十五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在自主创业。黄州区还出台政策,激励村级兴工业。地处城中、城郊、集镇和园区周边等基础条件较好的50个村,利用村级闲置校舍、闲置礼堂、闲置厂房资源,引进老板兴办工业项目,2008年已建成投产项目29个,协议投资规模9.14亿元。

  高昂龙头 扬帆拍浪

  近年来,黄冈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龙头地位逐步显现。2006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市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跃升到全市第一位。2008年,市区合计财政收入达到12.97亿元,增幅32.6%。市区GDP增幅达21.9%。

  目前黄冈市区初步形成6个特色工业产业。黄州饮品产业集群成功进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行列。市区工业实现了大型企业、现代化标准厂房、产业集群、知名品牌四个“从无到有”的新跨越。市直规模企业从5家发展到35家,其中4亿-20亿企业达到11个。城区一年新增厂房面积32万平方米,比原有厂房总和还多。2008年,市区合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9.78亿元。

  在商贸发展方面,黄冈市区也有亮点。打造的奥康商业步行街,规模大,品位高,人气旺,有“湖北第一街”的美誉。黄商集团建立健全以龙头店、骨干店、加盟店为体系的零售网络,已在黄冈及孝感、咸宁等地开设7家大型购物中心、7家大型超市、15家服装连锁店、37家乡镇级便民超市和768家村级农家乐加盟店,2008年实现连锁经营收入10亿元。

  工业园区也是新城区。市区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城市规模,提升了城市化水平。同时,工业是城市经济的活力之源。过去黄州城没有产业依托,商贸也不景气。一家餐馆兴旺,另一家餐馆就要关门;东街生意活了,西街生意就死了。近年来,黄冈市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商贸活跃,就业增长,人气兴旺,也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增长,从而为经营城市、建设城市创造了条件。2007年,黄冈开始大搞城市建设,市区一次性刷黑九条主干道,另外实施了遗爱湖综合治理保护、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背街小巷改造等18个重点城建项目。近三年城建投入达9.5亿元。

  市区发展,带动县域。所辖县市以市区为样板,比学赶超、争强进位,汇成了强大的工业发展流。近年来县域工业发展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在2007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中,黄冈所辖10个县市区全部进入第二方阵,有8个县市区实现进位。(胡祥修 金为 董友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肖诗荣)
关键词:黄冈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