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剁椒鱼头
图为:毛家红烧肉
图为:火宫殿小吃
图为:火宫殿臭豆腐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鲁仪诗)湖南人嗜辣如命,有一句话叫“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辣乎乎的湘菜,对极了湖北人的胃口,放眼江城食坊,主打湘菜的不在少数。
武广客专的通车,让湖北人只需1小时就能吃到最正宗湘菜。所以,坐上火车,用味蕾去品味湖南滋味。
菜三大门派
湖南人对辣椒“宠爱有加”,几乎吃什么都放辣椒,并多将辣椒当主菜食用,味道中不仅有北方的咸,也有南方的甜。这里也存在一个误区,通常人们认为湘菜的特色就是辣,但并不全对。湖南人嗜的辣是酸辣。这酸不同于醋,醇厚柔和,与辣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
以地域划分,湘菜系主要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湘江菜
制作精细口味多变
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湘菜系的主要代表。它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煨、炖讲究微火烹调,煨则味透汁浓,炖则汤清如镜;腊味制法包括烟熏、卤制、叉烧,著名的湖南腊肉系烟熏制品,既作冷盘,又可热炒,或用优质原汤蒸;炒则突出鲜、嫩、香、辣,市井皆知。“海参盆蒸”、“腊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子鸡”等,都是代表佳肴。
洞庭菜
河鲜香嫩 炖煮见长
洞庭湖区的菜,以烹制河鲜、家禽见长,多用炖、烧,腊的制法,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炖菜常用火锅上桌,民间则用蒸钵置泥炉上炖煮,俗称蒸钵炉子。往往是边煮边吃边下料,滚热鲜嫩,津津有味,当地有“不愿进朝当驸马,只要蒸钵炉子咕咕嘎”的民谣,充分说明炖菜广为人民喜爱。“洞庭金龟”、“网油叉烧洞庭桂鱼”,“蝴蝶飘海”、“冰糖湘莲”等,皆为有口皆碑的洞庭湖区名肴。
湘西菜
山珍野味 生猛十足
湘西菜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腌肉,口味侧重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浓厚的山乡风味。代表菜有:“红烧寒菌”、“板栗烧菜心”、“湘西酸肉”、“炒血鸭”等,皆为驰名湘西的佳肴。
特色湘菜
湖南玫瑰蹄筋
玫瑰蹄筋形状像肥鸡腿,排骨色泽与寸香肉相同。咸淡适宜,有浓郁的玫瑰香味。
湖南烟熏肉
湖南腊味与广式腊味不同,每年冬至,湖南人就用烟熏的方法,把各种的肉挂在房梁上,地上堆起干枝叶或稻谷、甘蔗渣之类,点燃来微温烟熏,用这种方法制出来的腊味,焦干梆硬、入口喷香。
毛家红烧肉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乡而闻名,毛家红烧肉选的是五花腩,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做好的毛家红烧肉色泽金黄油亮,肥而不腻,香润可口。
株洲什锦菜
什锦菜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腌制品,系由多种蔬菜制成的咸菜(半成品)配合而成,株洲什锦菜按当地原料特点,结合南北风味进行配方。
血粑鸭子
血粑鸭子是凤凰最具特色的地方菜,是用上等糍糯米及鸭血制成的血粑和鸭肉煮在一起,并掺合一定的香料,煮成金黄色即可食用。血粑鸭子既有鸭肉的鲜美味浓,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
子龙脱袍
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湘菜。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
长沙街边特色小吃
德园包子
老长沙都知道这么一首民谣:“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呀。”百年老店德园位于长沙的繁华地带,每天早上,买包子的人排成长龙,在店门前延伸折曲,也算是长沙街头一景。
德园包子选料精细。糖陷用白糖、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相拌而成,香甜爽口;肉陷则选用猪前夹缝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冻油等调料,油而不腻。德园的掌案师傅历来都是技术高超的老师傅,所制包点皮薄陷大、颜色白净、质地松软、富有弹性。
杨裕兴面条
历经五代的杨裕兴面馆,黑底金字招牌百年不倒,每天吃面的人自早到晚川流不息。杨裕兴面条选料合理,制作考究,调料丰富。自己加工的碱面韧而柔软,口感好;煮面条时讲究宽汤、清水、滚开;味汤用猪筒子骨加老母鸡炖就;面码有几十种,从大众化的肉丝、酸辣到高档的蟹黄、瑶柱,一应俱全,随报随到。
长沙年糕
源于糯米糍粑,又称“糯粢”。明、清时期,长沙城镇南货食品作坊在制作糍粑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糯米磨成细粉,加入白糖,用水揉成米团,再捏成长条或方块、圆块,压入各种辅料,制成年糕应市。民国时期,春节期间制作年糕的作坊有近40家,有八宝、莲蓉、猪油、桂花、玫瑰、枣泥等1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以杏花村食品作坊所制最为著名。现在增加了火腿、香肠、果脯、海味等新品种。年糕色泽玉白、柔软光滑、细腻油润,糯软清香、甜糍醇爽、油炸、火烤、汤煮均可,老少咸宜。春节食之,已成风俗。
姊妹团子
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以麻油,辣酱。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
菊花烧卖
菊花烧卖皮薄透亮,味咸椒香,顶端开口处用蛋黄点缀成菊花瓣状,更显雅致。糯米馅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
火宫殿臭豆腐
本世纪20年代初,长沙火宫殿的圩场,年轻漂亮的姜氏姐妹摆了一个卖团子的摊担,她们制作的团子既好看又好吃,被人交口称赞。姊妹团子因此而得名。姊妹团子以大米为原料,分为糖馅和肉馅两种。其颜色瓷白,晶莹透亮,小巧玲珑。糖馅团子甜香不腻,肉馅团子鲜嫩上口。其味糍糯柔软,别具风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