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近景
丹江口农夫山泉生产线
荆楚网消息(记者程评、安立、张扬 通讯员周玉娟、王东)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一方面要保护好水源,另一方面又要发展经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6月18日,丹江口市市长曾文华告诉记者,该市痛下决心,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所有新上项目,一律要过“绿色”环保关。
早在2002年,丹江口市就吹响了生态立市的号角,将发展目标由原来定位的“工业旅游城市”改为“生态旅游城市”,追求“绿色GDP”成为市四大家领导的一致共识。该市举全市之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个个新型工业、新型水产养殖、新型旅游项目相继登场……
记者在丹江铝业公司第一电解厂看到,停产机器排了近百米长,像一列火车摆放在车间内,许多机器上还残留着未清除的原料。一位工人惋惜地说,这些机器只能当废铁卖掉了,因为在新的工艺标准和环保要求下,它们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2007年6月,该市又彻底关停了丹江铝业公司第二电解铝厂。这两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近3.5亿元,上缴税收达1800万元,它们的关停,使得地方财税收入少了一大块,但关停却换来了污染物排放的有效减少。记者在机声隆隆的两家企业的新厂区看到,由于采取了新的工艺设备,巨大的排污烟囱口几乎看不到冒烟,仰头望去,蓝天下,没有一条“白龙” 或“黑龙”。
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丹江口市从大局出发,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先后关停了对水源污染严重的小冶金、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企业100多家,对大坝以上库区范围内有可能影响水质的40多家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排污不达标企业13家,关闭污染源120处,砍掉有污染的大小项目81个。先后建成水污染防治和环保设施设施30余台(套),年削减COD排放4000吨,削减粉尘排放量达14000吨。
2006年5月,台湾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公司在丹江口市浪河镇投资兴建的综合生态农业项目正式开工,历经4年多的发展,公司已建成有机茶叶、纸箱包装、生猪养殖、生物菌生产4家企业,目前正规划建设蔬菜、瓜果、花卉种植示范基地、有机肥料厂、生物农药厂以及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等项目。该公司生猪养殖基地,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零排放生物菌发酵床高科技技术,变废为宝,将猪畜粪便变成有机肥。此外,公司有机茶加工基地引进先进的茶园种植管理技术,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产品俏销台湾和东南亚地区。2009年3月,鄂西北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实验园又在丹江口浪河镇开园。十堰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书记郭新明表示,将大力引进台湾现代农业技术与理念,实施清洁生产,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郭新明在谈到一个没有上马的旅游项目时惋惜不已。2008年,天津一家公司联合日本、韩国、香港三方找上门来,希望投资1亿多元组建旅游公司,准备在库区内开辟一个生态旅游区,建一个百花园,一个百草园,一个百药园,供游人参观游览。但由于考虑到生活污水可能对库区整体水质带来影响,只好忍痛割爱了。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环境保护提出了严要求、高标准,客观上给丹江口市带来了暂时的经济损失,但郭新明说,南水北调也给丹江口市带来了发展契机。作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库区乘势而上,“生态立市”的战略实施也有了立足之本。
18日,在丹江口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面前都摆放着农夫山泉纯净水,大家发现瓶子标签上印着“生产地:湖北省丹江口市胡家岭”。其实早在2005年,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就有在丹江口市生产的农夫山泉纯净水和果汁。根据国家计划,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也就是说,北京人已提前9年品尝到了丹江口源头水。
对水污染源的治理,丹江口市也下了重手:市第一造纸厂投资380万元兴建废水处理设施,市化肥厂投资600万元对碳化车间进行闭路循环,襄樊铁路分局六里坪电力机务段投资500万元治理废水……几年来,全市投入水污染治理资金达4000多万元。
2007年12月31日,总投资1.2亿元、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丹江口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式破土动工。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用,城区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经过处理后已实现达标排放。
“正是靠着丹江口水库的优良水质和丹江口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在全国知名度的提高,不少知名企业才慕名而来。这些企业为我市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丹江口市市长曾文华表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