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记者 熊源)“金融系统要积极为农村‘输血’。”1月27日,全省挂职金融干部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军建议。
随州是农业大市。经过调研,赵军发现农民对贷款潜在需求都很大。“种香菇的农户,贷款需求约3万元;香菇小贩贷款需求50万以下;购销大户则在50万以上。”
缺乏信用担保的农户怎么贷款?赵军介绍,随州已作过尝试,该市在有100多农户的吉祥寺村设立了农民贷款担保合作社。对于个人难贷款的农民,让他们“抱团”担保,建立信用档案和额度评估系统。
“这是一种信用联保机制,一个人出问题,所有人的信用都受影响。目前已向该村放贷400多万元,每户基本贷到近5万元,效果比预想的好!”
按照中央精神,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应主要投放当地。然而农村小额业务成本高,金融机构对农村多是“抽血”:农村的存款,绝大部分贷向了城镇。
赵军建议:“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农户和农企利息负担;财政和放贷银行按一定比例共建风险补偿机制,打消银行顾忌。二是通过共同担保等‘拉高’农民的信用,吸引金融机构。三是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比如,设立市州一级的农村产业银行,在每个乡镇甚至村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