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
|
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回首过去5年——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中国攻坚克难,取得了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之路——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再创新辉煌,走上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
|
柳百成说,任何一个地区都可能凭借自主创新发展差异化的高端制造业,从现有的基础来看,四个区域已经初具规模。京津塘地区的大飞机制造、珠三角的汽车制造产业都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巩固现有优势,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透露,“十二五”期间全国住房建设总量比较大,估计每年商品房建设大概在600万套左右,保障性安居工程500万套左右。上述文件要求,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 |
|
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致力于制订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标准,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将鼓励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以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 |
|
周生贤还强调,在减排责任落实上,要严格责任追究,将减排目标、任务、措施层层落实到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
|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规划,总的方向就是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8日,在福州举行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杨伟民做上述表示。 |
|
马艳丽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她直言不讳地告诉前来征求意见的副镇长:编制中的镇财政预算明显缺失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在社会矛盾凸显期,日益增大的稳定压力和维稳成本也迫使中国各级政府稳步提升“善治”能力。 |
|
中国庆祝第61个国庆日前夕,本土彩电巨头TCL集团与深圳市政府携手投资245亿元的8.5代液晶面板项目宣告桩基和基础工程完工。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引发的这种忧患意识也使中共高层更清楚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
|
|
|
|
|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
《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措施,规划了一批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纲要(草案)》提出,要做好人口工作,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
|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 |
|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 |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 |
|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 |
“八五”期间新建铁路干线5800公里,复线3400公里,电气化2600公里,公路新增l0.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8亿吨,新建机场12个,铺设长途光缆干线10万公里,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新增5895万门,发电装机总容量新增7500万千瓦,新增产电力年均增长9%。 |
|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