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通讯员 邹丽琴 汪武松
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兰花的姿色优美,没有荷花的冰清玉洁,只有淡淡的清香,丝丝沁人心脾。这就是梅花。
17年来,39岁的曹春梅,每天重复的就是撕票、验票、收费、发卡……没有显赫的成绩,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有的是那一份真情,那一份执着。
就像梅花一样,于平淡中一点点演绎着她精彩的故事。
□“收费要有做人的良知”
1992年12月,她和丈夫张进同时成为武黄高速公路一名普通的费收员。每当遇到不顺时,他们俩总是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和相互支持。
2003年一次上晚班11时,一台本地拖鱼车从路口所出站,司机声称拖鱼,要求优惠。
路口所周边是鱼苗集散地,鱼苗大多是从该所上路运往全省各地,返途的拖鱼车一般都是空车出站。难道……?带着疑问,她要求核查。这时司机不耐烦了,“天天从这里过,次次查看,不累吗?你们怎么这么不相信人呀?”
司机骂骂咧咧走到车厢旁边,用渔网捞起几条活鱼递到曹春梅跟前。面对无理的责骂,一向言语不多的她,更多了一份冷静。曹春梅不顾危险,扒到车上,一个个鱼箱里查看,偌大的鱼箱仅仅几条鱼。“就这几条鱼,怎么能放你?”她边下车边说道。
这时司机一边骂,一边从鱼箱里捞起几条鱼砸向曹春梅。顿时鱼水溅到衣服上,全身都粘满了腥臭味。面对司机粗暴行为,曹春梅眼眶红润。这时只听见 "哎约"一声,司机抓鱼砸人时不小心把手划破了,鲜血流了出来。她,连忙从医药箱里拿出创可贴帮司机包好。司机最后自惭形秽,缴费离开。
回家后,丈夫不住安慰她,这样的司机毕竟少数,犯不着拿他们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再说,这样的司机脾气越大,越气“饱”我们,越能帮我们多节约一餐饭。丈夫的诙谐,说得小曹破涕为笑。
这件事后,她对费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费,绝不是简单的收钱,而是要有一种做人的最起码良知。
今年5月24日晚上21点多钟,一辆自称拖插秧机的货车,出站要求免费放行。可是凭她的第一感觉,怎么看都不像插秧机。正当她苦于无法判断时,正好附近一位李支书由此经过,她连忙请书记甄别。
这时,从驾驶室内跳下一位年轻人,气汹汹就走到栏杆前,推开栏杆,准备冲岗。情急之下,曹春梅一下冲出岗亭,连她也不知道一个女人当时哪来的那么大勇气喝住了货车。后经判断,这不是插秧机,的确是改装的耕田拖拉机。企图蒙混过关的司机最终没有逃过曹春梅的"火眼金睛"。
路是一分分修起来的,费是一分分收起来的。这些年,小曹堵收的钱总是排在全所前列,她也是2009年以前该所获得五星级费收员最多的费收员之一。
□“不能给窗口丢脸!”
2010年6月18日中午11时,身为一名志愿者的曹春梅,正在骄阳下为一台安徽大货车司机送上凉水,司机的心里喝得爽滋滋的,而此刻小曹的工作服早被汗水湿透。这只是她多年来为过往司乘送清凉的一个背影。
谈起曹春梅,她多年的同事王桂荣这样评价她,她是个热心人,也是个倔人。
路口所是通向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梁子湖的重要快速通道,随着梁子湖捕鱼节的成功举行,每年更是吸引了10几万外地人、外国人到此观光休闲,该所由此成为了对"外"的重要窗口。
2005年一次白班,曹春梅在岗上正冲扫路面时,一位去梁子岛的外国人主动友好地向她打招呼"hello!",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问候,她半天都没反应过来,一连几天都觉得汗颜,感觉好像在外国人面前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细心的丈夫发现她的情绪不对,连忙开导她,不就是一句“hello!”有什么大惊小怪,大不了找我们的女儿当英语老师。
有了这次尴尬的经历,小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读“a、b、c……”,有模有样跟着女儿学写简单的英语单词,一遍不会,再来二遍。为了练说“Wellcome to WUHUANG expressway!”
一连几天嗓子练得都沙哑了。女儿有些不解问妈妈:“你不学这些,不照样收费吗?”她却说,学一点外语,多一点方便。
现在的曹春梅,除了能写简单的英文,还能与老外进行简单的对话,一个费收员能有这样的执着,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 “孩子,下辈子我不再做你的母亲!”
曹春梅和丈夫都在武黄高速上班。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得女儿无人照顾。1995年孩子刚出生时,为了方便上班,全家迁至路口所附近的农村生活,上班时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托管。到孩子上学习时,他们不得不又迁回市区。正当孩子读三年级时,一直带看孩子的奶奶因严重骨折不得不回到乡下治疗。
为了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孩子,她和丈夫只得错开上班,同时请她的小姨来照看孩子。她上班后,孩子交给丈夫。丈夫上班后,孩子交给小姨。孩子就像接力棒,在三个人之间不停的传递着,刚开始,孩子总是哭着闹着不愿离开妈妈,总说妈妈心狠,不管她。后来时间长了,孩子也慢慢习惯了这种"三人转"的生活。
今年5月,是女儿15岁的生日,本和丈夫商量好,下班后一同和孩子过生日。可正逢同事生病需要顶班,她答应给女儿过生日做一手好菜的承诺再次落空。她说,这15年来她欠女儿的不只是一块蛋糕。
令人宽慰的是,随着孩子渐渐懂事,越来越心疼妈妈,“妈妈,我长大了,不需要你来接我了,你上夜班也累,就早点休息吧!”其实曹春梅心里清楚,自己对不起孩子。这是女儿在心疼妈妈,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哪一个没有家长接送啊!
5月20日,读初三的女儿马上要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中考。19日,所里领导考虑到此事,特批她回家和丈夫一起陪同孩子备考。为了给女儿减压,夫妻俩破天荒的一同带女儿到洋澜湖的栈桥边漫步。女儿靠在曹春梅的怀里,深情对妈妈说,"我长这么大,看见爸爸时就看不见妈妈,看见妈妈时就看不见爸爸,今天能一起出来玩太开心了,我明天一定要好好发挥,考出好成绩。"听着女儿稚嫩的声音,曹春梅感动得想哭。
曹春梅心里清楚,孩子长这么大,没有陪孩子看过一场电影,没有陪孩子逛过一次公园。面对孩子,她只有愧歉,“孩子,下辈子我不再做你的母亲!”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