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报刊论坛

读者出版集团总经理彭长城:拥抱时代 拥抱变革

发布时间:2010-10-27 17:46:00 来源: SRC-13
  中国的媒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现在媒体的创新与变革,光荣与梦想;而这些媒体又从不同的角度,来记录社会、观察社会、再现社会,来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前进。可以说,媒体和时代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
  媒体应该秉持怎样的责任?首先,从世界观来看,媒体应该有一种大格局、大视野,要有一个大时代观。即我们的媒体为什么而生?它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其次,在方法论上,媒体应该通过内容创新树立独特的气质,通过经营创新打造长久的生存模式,通过技术创新顺应新的潮流,战略清晰,步步为营,最终树立公信力。
  有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应该坚守价值观,耐得住诱惑,拒绝经营上的媚俗和标新立异,这实际上构成了一本杂志的生存方式。从《读者》杂志的定位来看,是一本公民杂志和大众杂志,力求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搭一个沟通的桥梁,提倡轻松阅读、快乐阅读,努力使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们,感觉到精神的解脱和慰藉。如何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时代负责,如何坚持公平与公正、民主与人道、责任与情操,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互联网以及多种表现形式的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阅读习惯和形式发生了改变。这既为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也对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经营模式和内容定位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在很多传统媒体已经积极变革,融入时代潮流。2006年,以“人情美、人性美”为办刊宗旨的《知音》创办了《知音漫客》,刊期从月刊调整为半月刊、旬刊再到周刊,成为我国第一本全彩色连载漫画周刊。为了提升产业层次,《知音漫客》又深度挖掘全国一流漫画创作工作室和漫画作者资源,比如用“百万漫客基金”扶持新人,从源头上打造竞争力。读者出版集团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推出了《读者》电子书;《读者》(原创版)杂志推出了手机版,现在,又在研究手机版《读者》如何在内容和商业模式上实现突破。
  对中国的媒体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非常关键:就是在战略和组织两个层面,要构建一个系统的创新模式和人才机制。这个模式和机制能够保证未来的创新有持续的投入,使创新能够持续,能够科学发展,而不是一次偶然的冲动和实验。从文化产业的属性来看,这个产业最缺乏的往往不是资本,而是机制、人才和自由创新的精神。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