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从历史深处走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是源自人类血缘亲情的纯真至爱,承载着华夏儿女的人伦情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维系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人皆有父母,孝自在心中。我笔写我心,说"孝"归去来。面对父母养育的千辛万苦,舐犊情深,我们是否感恩知恩,亲情回报?相信每位人子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总会有一腔感怀,千般衷情……
由此,“孝”问苍生
一、活动主题:中华孝文化传承发展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二、征文时间:2010年7月1日-8月31日(戏剧、影视剧本征集时间延至2010年9月30日)
三、参赛对象:本次大赛分A、B两组进行,A组以各地大中小学学生为主;B组面向海内外各界社会人士,参赛者国别、年龄、职业不限
四、作品要求
(一)A组应征作品体裁分为散文、诗歌、感恩书信、孝行故事等。B组应征作品体裁分为四类:(1)散文、诗歌类,优先奖励符合主题要求的散文或诗歌集;(2)戏剧、影视剧本类,优先奖励符合主题要求的20集以上戏剧、电视剧本;(3)小说、报告文学类,字数10000字以上;(4)学术论文(着作)类,学术论文字数在5000-10000字,着作要求10万字以上。获奖者将邀请参加“2010中国(孝感)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
(二)来稿要求围绕主题、紧扣命题,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必须为本人原创作品,如发现抄袭、剽窃等现象,文责自负。
(三)A组应征作品用A4纸打印寄至指定地点,也可通过网络将作品电子文档直接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B组应征作品的电子文档直接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A、B两组应征作品均须在作品首页注明“铜锣湾杯孝文化征文大奖赛作品”字样和作者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并如实填写本人身份证号。大赛主办单位拥有本次大赛作品的使用权。
应征作品邮寄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孝感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邮编:432000;联系人:孙传宝、谈太辉;电 话:0712-2345537 ,2345246;邮 箱:
五、奖项及奖金设置
征文活动分组设奖。
(一)A组不分体裁类别,综合设奖。设特等奖1名,奖金1万元;一等奖10名,奖金各5000元;二等奖20名,奖金各3000元;三等奖100名,奖金各1000元。另由组委会出资,组织A组获奖者参加2010年首届“铜锣湾杯”孝文化征文大奖赛获奖者上海世博冬令营活动。
(二)B组按体裁类别设奖。
(1)设特等奖1名(体裁不限),奖金10万元。
(2)按学术论文类,散文、诗歌类,小说、报告文学类设一等奖各一名,奖金各1万元;二等奖各10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若干名,奖金各1000元。
(3)戏剧、影视剧本类设优秀戏剧、影视剧本创作奖10名,每名奖金1万元。
六、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文明办、孝感学院、湖北铜锣湾国际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单位:中国伦理学会
承办单位:孝感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
七、评委会
总顾问:
厉无畏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国际投资促进会主席
许嘉璐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顾秀莲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顾问:
李春明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文彬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
赵德润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张希清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万俊人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着名哲学家
龙协涛 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教授
彭吉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师生导师
黄关春 中共孝感市委书记
梁伟年 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
栾春海 中共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 芳 孝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 枢 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
肖 波 孝感学院党委书记、湖北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丁么明 孝感学院院长、教授
陈 智 香港铜锣湾集团董事长
王 平 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
陈潜峰 湖北铜锣湾国际广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礼军 湖北铜锣湾国际广场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评委会主任: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届“铜锣湾杯”孝文化征文大奖赛活动组委会
二0一0年七月一日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