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红安县七里坪镇红坪村花生高产优质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
申请单位:红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绿色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实施地点:红安县七里坪镇红坪村
申报时间:2008年2月20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七里坪镇红坪村位于该镇的中心,毗邻红安县七里坪镇政府所在地,现有人口934人,耕地面积1113亩,其中旱地面积730亩,水田面积250亩,常年花生种植面积600多亩,主要产业为花生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村委会班子成员三人,他们工作作风过硬,懂科学,善经营,都是花生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致富带头人。全村科技明星户和科技示范户发展到21户,极大地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三年都被评为七里坪镇“经济发展十强村”。
七里坪镇红坪村是七里坪镇花生协会的所在地。村委会与花生协会的有机结合是该村的最大优势。现在的村委会主任李述立就是该花生协会的会长。红安县七里坪镇花生协会是红安县发展最早、规模最大、运行最稳健的花生协会。它于2001年3月主要由红坪村农民自愿联合发起,经镇政府支持和县科协的指导产生。经过三年的运行磨合,2004年正式在县民政局登记。协会的宗旨是服务农民,服务社会,在花生种植户与市场之间建起一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快捷中转站,带动农民增收。7年来,协会在对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巨大带动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地壮大自身。至今为止,协会现有分会15个,一级会员147人,二、三级会员1687人,共计1834人。协会本地收购网点北至檀树岗,中心七里坪,南连县城似马山,带动全县农户11.9万户,占县总户数的75.3%,带动农民47.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87.4%。协会网络覆盖全县,销售范围北至黑龙江,东到山东,南至广西各大、中城市。协会现有加工剥壳机械151台套,花生油加工机械251台套,运输机械217辆,三项固定资产折合人民币1499.5万元。协会注册流动资金50万元,实际流动资金达到1700多万元。
花生协会极力搞好花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等服务。
产前主要抓好花生标准化生产,在拓展花生种植规模化同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发动,让农民广种花生、种好花生。每年春季,花生协会在科协、县农技推广中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狠抓地膜花生连片标准化种植,通过面向会员办培训班,面向广大农户发放技术资料等手段向农户介绍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大力推广花生优良品种,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85.6%。地膜花生种植规模达到4.2万亩,花生种植总规模达到8.6万亩。在镇政府和协会的协调下,镇信用社也向贫困农户发放小额支农贷款,用于购买花生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全镇支农资金达到440万元,帮助6000多户农民发展地膜花生种植。
产中服务为科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会同花生协会会员到现场技术指导。
产后服务的对象一部分是本镇,另一部分是周边乡镇。镇外收购中转站主要是收购、晾晒、分级。七里坪镇中心区产后服务主要是加工与销售。目前,协会在镇区现有加工并直接对外供货户70多户,拥有机械170多台套。好的会员吞吐量达到30万公斤,一般20万公斤,最少也有10万公斤。镇区吞吐总量达到1225万公斤,这是加工成一、二、三级花生米外销的花生量。另外,还有散布在全镇73个村532个组的榨油加工户156户。除280万公斤花生榨油自食售饼外,其余1748万公斤全部由花生协会总代理收购出售到外地。销售交易的方式是二、三级会员收购集中,统一在协会指导下由一级会员对外出售。与外地商贩交易采取就地集货、依质论价、钱货两清的办法。与农户采取就地收集就地付款的办法。二00四年以来,七里坪花生协会就一直是湖北省专业协会50强。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1、我县花生发展情况和问题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花生产区之一,产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区、鄂北岗地和汉江流域。而红安素以“花生之乡”享誉全国,全县常年花生生产面积达3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60%,占全省花生面积的12%左右,总产7000万公斤,占全省花生总产9%以上,总产值达2亿多元,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花生生产技术和良种应用上在周边地区具有带动作用。
随着施肥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平衡施肥已成为农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是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然而,由于科学施肥水平整体不高,包括花生在内的农作物盲目施肥现象仍普遍存在,施肥不足导致生产效益低下,盲目增加施肥量或施肥配比及时期不当,则可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降低,且造成肥料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花生发展优势分析
(1)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效益在大宗农作物中跃居前列;
(2)产油效率高,折合单位面积油脂产量是大豆的4倍和油菜的2倍;
(3)油脂品质优良,花生油富含油酸亚油酸,营养价值高;
(4)出口量大,我国花生价格低于国际市场20%左右,花生出口占全球花生贸易量的50%;
(5)花生用途多样,耐旱性、耐酸性强、固氮改良土壤肥力等特性。
大力推广花生平衡施肥技术,七里坪镇年增产花生约400万公斤,不计算加工增值,增纯收约900万元;全县年增产花生约1400万公斤,不计算加工增值,增纯收约3000万元。由此可见,红安县七里坪镇花生协会实施的《花生高产优质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对发展花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红安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预期效果:
1、花生平衡施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
为了推广花生高产优质平衡施肥技术,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和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在红安进行了多点、多项、多年的科学试验,花生平衡施肥的对比试验示范就是其中之一。如红安县基点5户农民的对比示范产量结果如下表:
花生平衡施肥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处理 施肥量(kg/亩) 产量 施肥增产 净收入
N P2O5 K2O B kg/亩 kg/亩 % 元/亩
OPT 8 9 9 0.6 279.3 46.6 19.8 103.8
OPT-K 8 9 / 0.6 265.8 33.0 14.0 74.8
OPT-P 8 / 9 0.6 265.0 32.2 13.5 72.5
习惯施肥 / / / / 255.2 22.4 9.5 66.5
CK / / / / 232.8 / / /
注明:1、习惯施肥每亩投入50元,5户农民的产量累计平均值结果。2.肥料价格N为4.2元/kg;P2O5为5.0元/kg;K2O为4.8元/kg;B为27.5元/kg;3.花生果价格为5.2元/ kg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
(1)、OPT(全量施肥)平均增产19.8%,施肥增加净收入103.8元/亩;
(2)、OPT-K(缺钾处理)平均增产14.0%,增加净收入74.8元/亩;
(3)、OPT-P(缺磷处理)增产13.5%,增加净收入72.5元/亩;
(4)、习惯施肥处理增产9.5%,增加净收入66.5元/亩。结果表明,红安花生施肥以OPT(全量施肥)增产效益最佳。
2、花生平衡施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如果采用全量平衡施肥技术
(1)七里坪镇常年花生面积8.6万亩,年增产和增纯收分别为:
86000×46.6=4007600(kg)
86000×103.8=8926800 (元)
(2)我县常年花生面积30万亩,年增产和增纯收分别为:
300000×46.6=13980000(kg)
300000×103.8=31140000(元)
如果计算花生加工后的增值效益就更为可观。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合作制
项目辐射地区:1个村 1个乡(镇) 1个县(市、区) 1省
聘请省级专家:0(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0(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
2007年初我县就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全县各主要部门的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的成员,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还印发了《红安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007年县委县政府还就《加强新时期的科协工作》发了[2007]21号文件,并定期听取科协科普工作回报,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
2、科协班子硬,科普能力强,又有财政局的大力支持
现在的科协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有科学头脑和有市场经济意识,领导班子以科学素质工作为核心,以科普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并充分发挥科协的网络优势,积极组织学会、协会大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科普经费逐年增加, 2008年科普经费达到15万元。
3、镇政府重视,协会网络优势强,农民积极性高
项目实施单位—七里坪镇红坪村所在的乡镇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建设部命名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湖北省批准的重点口子镇及小城镇建设项目“重点中心镇”,列黄冈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及“山区经济综合开发先进乡镇”,镇政府把花生种植作为支柱产业,十分重视花生协会工作。花生协会的基础好,服务到位,还具有网络优势和会员的示范优势。农户有种植花生的习惯,近几年在协会的带动下,种植花生的收益一年比一年高,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很高。
4、有专家组指导
为了完成好花生优质高效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我们成立了专家组。上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科院等专家技术指导,县有农业局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还有科协技术人员和花生协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0 0 0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0 0 0
科普宣传员(人): 0 0 0
科普图书(种): 0 0 0
科普图书(册): 0 0 0
电脑(台): 0 0 0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40 万元,其中:
1、花生高产优质平衡施肥技术资料、培训、经验交流、奖励等10万元;
2、专家技术指导、协会活动等费用5万元;
3、购买配方肥料,用于鼓励农民示范推广费用25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3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8 万元
自有经费: 2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0 万元
其 他: 0 万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