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科普面对面

更多

秭归科普示范领跑柑橘产业化发展

发布时间: 2010-10-29 10:1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脐橙无公害标准化栽培”

  科普示范基地领跑柑橘产业化发展

  ——秭归县王家桥村科普示范基地简介

  一、基本概况

  位于三峡库区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所决定,这里柑橘种植的历史十分悠久,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之名作《柑颂》为佐证,据今已有2300多年的发展史。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后,秭归境内遍布于长江西陵峡两岸的桔园因受回水位影响,直接淹没面积达2万余亩,使全县柑橘产业发展遭受重创。为了迅速弥补淹没损失、重振柑橘产业,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柑橘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柑橘主产区发展柑橘的生产积极性。2009年,全县柑橘产业已达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20万吨的规模,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柑橘种植专业村。其中,经湖北省科协、省财政厅批准认定的水田坝乡王家桥村“脐橙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科普示范基地,就是县内柑橘种植专业村的典型代表。

  水田坝乡王家桥村位于三峡库区长江北岸,是全县脐橙生产重点专业村。该村国土面积7.1平方公里,所辖8个组、653户2017人;全村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柑桔2200亩(年报面积)。由于该村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群众性科普氛围浓,2007年被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批准为“脐橙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科普示范基地并列入“科普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予以资助。在科普项目的推动下,该村2009年产脐橙8000吨,比2008年增产3000吨。其中,引进种植的脐橙新品种—伦晚脐橙已开始挂果受益,产量达到30吨以上,全村柑橘总收入比2008年翻了一番,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3800元,比2008年增长26.7%。2010年伦晚脐橙产量可望突破1000吨,新增收入500万元(净收益300万元以上),全村柑橘总收入可突破1500万元。顺利实现了“脐橙无公害栽培”1000亩、发展新品种(伦晚脐橙)1000亩、人平增收1000元的三大目标。

  二、实施效果

  在省、市科协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近几年来的艰苦努力,科普示范项目的效果显著:

  1、组织领导得力。我县于2007年即成立了由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科协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科协、乡镇科协分管领导和村两委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实施规划与保障措施,并以省、市、县各级专家、技术人员为技术依托组成科普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形成了上下一致、紧密相联的项目实施指挥系统和有力有序的操作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

  2、技术措施到位。以田间挂杀虫灯、行间挂黄版纸、树上挂扑食螨、树内挂诱虫瓶(简称“四挂”技术)为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以技术培训、会议动员和现场指导为基本方式,建成了“脐橙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科普示范园1000亩,培养了象胡学观等一大批科普示范户,特别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科普培训,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整体科学素质与科学种柑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全县统一规划,率先实施柑橘品改1000亩,发展优质脐橙晚熟新品种伦晚脐橙(该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亲自培育的晚熟脐橙新品种,于次年3月中旬成熟上市),逐步淘汰落后品种,延长鲜果市场供应周期。按照总体方案,县科协、县柑橘协会采取了定目标任务、定培训内容、定奖惩措施、定专人负责的“四定”工作责任制,分阶段、分季节组织实施和落实相关技术措施。

  3、综合效益显著。通过实施“脐橙无公害栽培”科普示范项目,大大提升了该村脐橙品位,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2009年,该村生产的优质脐橙因其无公害、无环境污染而受到省内外客商的格外亲睐。先是订购,后是抢购,在脐橙销售旺季即提前一个时段实现果品的全部鲜销。更重要的是因该村所生产的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其平均价格比本村原销售价格上升30%,比本县其他产地平均价格高出40%以上。该村2008年生产脐橙5000吨,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2元,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2009年达到8000吨,且平均价格达每公斤2.4元,比2008年净增1312万元。尤其是新引进的伦晚脐橙新品种,其平均价格达每公斤5.4元以上,今年将大面积投产,效益更为可观;通过本示范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和脐橙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发挥了村柑橘专业技术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农户能够主动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要求合理使用生物肥和配方肥,避免了过去滥施农药、乱用化肥的不良习惯;同时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发展变化和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科普示范项目带动下,该村筹资近百万元对进村公路主干道7.5公里进行了硬化处理,并在公路沿线等距悬挂了频振式杀虫灯,安装了田间微喷灌设备。在科普示范的助力推动下,成立了王家桥村柑橘专业合作社及农技协组织,建起了近100平方米的科普培训阵地,新建了居民休闲娱乐广场,一个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正在日益彰显。

  4、示范作用明显。2008至2009年,县政府以此为样板在示范基地连续召开了全县柑橘品改及无公害栽培技术现场会,推广该村先进经验、观摩学习示范现场,以全面推进全县柑橘品改和精品果园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无公害、标准化优质脐橙示范园3万亩,实施柑橘品改2.5万亩,全县在06、07年连续两年柑橘滞销的情况下,08年柑橘产量达到14万吨,且在春节前后已销售一空,2009年达到20万吨,在销售价格平均上涨30%的前提下仍然十分走俏。既有效推动了全县柑橘产业化发展,又让柑农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今年初,县委书记罗平朗、副书记肖高沛等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县直各相关部门在该村召开了关于建设柑橘标准化核心试验示范园工作现场办公会议,要求把王家桥村打造成为全县“设施最完善、技术最先进、品质最优良、模式最经典、收入最高端、机制最高效、服务最满意、链条最完备”的脐橙产业化经营与科普示范的名牌。同时要求县直各有关部门实行项目倾斜,支持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示范村铺平道路。

  三、几点启示

  1、争取领导重视,是办好示范基地的重要保证。在该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一是省、市、县科协十分重视,省科协普及部、市科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等都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指导,为建好示范基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二是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县领导多次到基地检查工作,并连续三年在此组织召开全县柑橘现场会,起到了很大推动促进作用;三是县科协、县财政局始终把示范基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确定专人负责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保证了示范基地按计划进度和质量如期完成;四是村两委加强检查督办,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了科普阵地建设和示范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2、过硬的技术指导,是办好基地的重要支撑。实施脐橙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便于操作的技术措施。为确保高质量建成科普示范基地,根据华中农业大学罗正荣教授的指导意见,项目组特聘县柑橘技术协会科技人员会同水田坝乡农技中心成立的技术专班,按照“四定”的工作要求负责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为示范基地的高标准建设提供了保障。

  3、广泛发动群众,是办好基地的重要基础。在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每年都要组织柑农召开动员会和技术培训会2—3次,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柑农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加快了基地建设速度和技术覆盖广度。在示范项目推动下,村、组道路全面硬化、田间灌溉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的格局已具雏形。

  总之,通过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实现了三个提升:提升了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科技素质与科学种柑水平,提升了果园建设档次与综合效益,提升了科协科普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从而加快了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市科协、财政部门要求和示范基地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全面完成科普示范基地预定的技术经济目标,努力打造三个示范:即把该村建成带动全乡、辐射全县的“脐橙无公害栽培”科普示范村、柑桔品改示范村和科普助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形成全市有名气、全省有影响的科普示范样板和科普教育培训基地,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秭归县科协

  二0一0年十月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龚雪)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