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两会快报

更多

“1+6”:构建武汉城市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11-02-14 09:1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长江日报讯

  【报告摘要】
  基本完成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形成“主城+新城组群”、“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总体构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促进主城与新城、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协调发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1+6”城市格局。主城区建设基本控制在三环线以内,6个远城区各集中规划建设一座中等城市规模的新城。
  【解读】
  市规划院总体规划所所长汪勰:“1+6”格局指的是:1个主城+6个新城组群。主城区以三环线以内地区为主,面积会略小于现在的中心城区。6个新城组群是指在远城区范围内,紧挨着中心城区,沿阳逻、豹獬、纸坊、常福、吴家山、盘龙城等轴向建起的新城。
  主城区是城市核心,将以“两江四岸”的核心区域和王家墩商务区共同构成中央活动区,作为现代服务业集中区。6个新城组群将成相对独立、配套完善的功能新区。而且,每一个新城组群内部,又有3至5个独立的组团,有的是居住,有的是工业,有的是公共服务。例如,在北部新城内,机场及附近是一个单独的空港组团,横店区域是一个从事物流加工的组团,盘龙城是一个居住及公共服务组团。
  在6个新城组群分别建设组群中心,对新城拓展起支撑作用。在各城市组团相应布局组团中心,就近为市民提供服务,形成均衡分布的中心体系。
  6个新城组群,每一个都至少有一条轨道线和两条快速路,即“双快一轨”,分别与主城相连。这样,每个新城组群就形成一个“葡萄串”,“1+6”就相当于一个核加6个“葡萄串”,而不再是以前的“摊大饼”。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将交通控制在组群内部和组团之间,从而减少新城与主城间的交通流量,能从城市结构上解决交通拥堵、热岛效应等各种城市病问题。
  记者 黄莹
  2015年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1+6”城市格局,形成“主城+新城组群”、“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总体构架。
  代表委员声音
  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应捆绑进行
  委员陈韦:
  今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建“1+6”城市格局非常好,但实施起来还需统筹协调。关键在于两点:一是6城各自的配套要完善,否则新城建起后也只会是空城。二是要将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捆绑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项目。
  旧城改造一个重要目的是疏解城市密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现在的旧城改造是,同一地区既有还建房,又有新住户,基础配套还在增加,但地区容积并未扩大,城市越建越密,直接导致恶性循环。
  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完整政策,尤其是旧城改造政策,细化到如何拆迁、腾迁等。对于开发商,政府应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新城给他们补偿和利益,而不是在旧城就地奖励容积率。这样,旧城改造会更加顺利,百姓生活水平也会提高。
  也就是说,“1+6”的城市格局与新城配套设施建设及旧城改造应是一体化的。此外,还要建立一套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机制。
  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应该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但略有偏重。当然,重头戏还是要偏老城区改造这一边,老城区人口密度比较高,问题更复杂,比新城区建设更艰难,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财力。
  构建“1+6”城市格局,符合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主城区和6个形成中等城市规模的新城之间即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特别是不能按一个模式发展,不能形成“七城一面”。无论是城市格局,还是产业结构、功能定位均应有所不同,各具特色,甚至包括主城区和6个新城的文化特性也应精彩纷呈,政府在这方面要进行宏观规划,放手让他们自己发展。
  新城建设要规划,旧城改造更应规划,旧城改造时要根据地段、人口、商业体量及交通状况,确定功能定位,不要盲目地拆和建。旧城改造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每个地方的现状和基础都有各自特点,规划部门在制定规划时,要多调研,多听专家意见,多听群众呼声,不要等改造好了,才发现留下不少后遗症。
  两江四岸将成为中心城区建设重点
  【报告摘要】
  推进主城有机更新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加快中心城区旧城改造步伐。全面完成二环以内“城中村”改造、中心城区危房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二环以外“城中村”改造。打造汉口老租界、武昌古城等一批历史文化风貌区。
  【解读】
  市规划局用地规划处处长郑振华:未来,两江四岸地区将成为武汉中心城区建设重点,并植入金融商务、办公咨询、文化旅游等高端功能,将其建成辐射中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景观中心和旧城风貌特色中心。至2015年,改造建设面积将达7.4平方公里。
  旧城改造主要通过拆迁和安置,形成集中联片开发的土地,进行成片规模开发。以积玉桥为例,在绿地集团、大连万达进来后,对改善城市形象、带动经济、环境质量的上升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按照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改善绿化环境、提升城市功能等原则,目前武汉已挂牌成交23个城中村项目。未来还将以汉口站站北、环墨水湖、徐东和环沙湖、武昌站站东等5个地区为重点,继续完成二环线以内其他23个城中村拆迁。到2015年,将基本完成二环线至三环线之间91个城中村综合改造。
  今后5年,包括北湖农场等三环线和远城区部分独立的工矿企业等74片区域,均将进行棚户区改造,改造建筑总量达265万平方米,改善3.6万户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实现居住和就业就近平衡
  【报告摘要】
  促进产业发展与居住新城建设的融合,人口分布与社会事业发展的融合,提高新城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有效承接主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解读】
  市规划院总体规划所所长汪勰:随着旧城改造的进行,主城区人口将被逐渐疏解,越来越多的主城居民将会迁至新城。事实上,全市人口疏解应该是和旧城改造同步进行的。
  人口外迁并不是坏事。其实对不少旧城居民来说,其现有的居住条件并不理想,新城的住宅、交通及配套设施跟上后,就业岗位会越来越多,当地的环境及相对便宜的房价都具有吸引力,会有越来越多的旧城居民自愿迁移过去。同时,几大商务区自身也会解决部分居住问题,市民既可迁到新城,也可以在商务区范围内或者周边买房,这主要靠市场手段调节,政府会有序引导和控制。
  主城区大量人口迁至新城,而这6个新城内部也将逐渐达到一种“职住平衡”的状态,即新城居民会在当地上班和生活,实现居住和就业就近平衡。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瑕侀椈鎺ㄨ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