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大冶新农村

更多

创新大冶:创新破解城乡二元“藩篱”

发布时间: 2011-07-03 14:33   来源: 黄石日报   进入电子报

(记者 王再雄 廖巍巍 殷珂 见习记者 邱刚)

  城市,农村,“两张皮”,“两幅图”。
  城乡一体化,需要冲破二元体制“藩篱”,让城乡共享阳光。
  然而,冲破二元体制“藩篱”谈何容易?双重体制碰撞,利益重新分配,阻力可想而知。
  不怕难,不难非难;害怕难,不难也难。面临阻碍,大冶人从来不乏创新精神,哪里有困境,哪里就有创新。
  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一年来,大冶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为突破口,先试先行,大胆创新,不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全力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
  户籍制度改革“三步走”(小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基本点还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创造制度公平、实现城乡均衡的发展机会,首当其冲就是要剔除附加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制度差别。
  农民变居民,这不仅仅是称呼上的变化,更涉及到深层次的户籍制度改革。
  据介绍,大冶户籍制度改革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从2003年开始,大冶就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粮户口及其他户口性质的划分,实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形成了一元化户籍制度的“总体框架”。
  第二步,大冶根据不同身份适用不同政策,在过渡期内区别对待加注了相关标识。
  第三步,经过第二步的“过渡期”,待各项配套政策全部实现一元化管理模式后,由公安部门取消农业及非农业户口人员的标识,真正实现“户籍一元化”,形成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模式。
  土地流转的“三级平台”(小土地如何流转?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这是不可避免要回答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冶搭建了村级土地托管中心、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民权益保障中心、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三级土地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同时,大冶还建立完善了土地转移置换制度,土地置换住房、土地置换社保、土地置换股份等,使农民手中的一些不完整的产权转化成可流转的财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农民的经济实力。
  通过政策的带动,有效促进了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抛荒,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益。目前,大冶市共流转土地9.23万亩,无一例土地纠纷,形成了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6.8万亩,建立种植业、畜牧业基地28个,总面积达到9.4万亩。同时,大冶还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创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通过政策扶持,2010年,大冶扶持创业1025人,新创办实体3028个,新创实体就业人数5178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8352人的62%,就业贡献率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
  “七个一点”破解资金瓶颈(小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资金,资金哪里来?靠财政投入,显然是杯水车薪。如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成为许多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难题。
  为了构建宽领域投入格局,破解资金难题,大冶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金融主推、业主主投、社会主助的投融资体制,按照财政拨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出一点、社会筹一点、项目争一点、老板捐一点、招商引一点的“七个一”总体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全方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年来,大冶市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投入总量逐年提高,增量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近3年,大冶市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平均增幅在31%以上,高于本级财政增幅的10个百分点;建立和完善了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每年从市级财政中给每个贫困乡镇300万元的财力支持,推动资本要素向农村倾斜。
  2010年,大冶市282个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共投入帮扶资金970万元。
  此外,大冶市还充分发挥金融主渠道作用,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载体,先后建立了城投公司、交通投资开发公司、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和农林水投资开发公司等四个融资平台。采用BT、BOT等融资模式,先后从各商业银行贷款9.2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建设项目。并通过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企业联保、铜单质押等多种融资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为银企合作建立了信贷支持平台。
  2010年,大冶市金融系统共为大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支持企业33家,贷款金额11.45亿元,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融资5.71亿元,累计向“三农”贷款9.59亿。
  在此基础上,大冶市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010年,全市启动民资项目120个,到位资金26亿元。据最新统计,在309个自然湾环境整治工作中,市级财政投入1700万,镇级投入2800万,工作组帮扶2800万元,农民自筹6440万,社会捐资4200万元。

(本文来源:黄石日报 编辑:程曦)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