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大冶新农村

更多

四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 大冶后矿业时代破浪前进

发布时间: 2011-07-06 15:3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在转型浪潮的强力推动下,大冶市经济格局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形成了以矿业延伸产业、机电制造、食品饮料产业、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产业等多驾马车并力驱动的局面。”8月28日,大冶市市长荣绪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冶市制造业税收连续四年都超过采矿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以此为标志,大冶已经进入超越资源发展的“后矿业时代”。
  据当时的城市转型决策人之一——现任大冶市委书记傅继成介绍,2000年以前,大冶市兴起开矿热潮,矿业收入占到财政税收的70%以上。经济发展了,但环境和地矿资源却遭到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有关专家发出严重警告:大冶的矿产资源在30年后就将消耗殆尽。2002年,大冶市采矿业开始疲软,环境破坏带来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巨大压力迫使大冶市开始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另辟蹊径。
  傅继成说,大冶必须抛弃对资源的依赖和幻想,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一条腿”走路为“多条腿”走路,必须超越资源,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用项目推进经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2006年6月,大冶市委召开黄金湖会议,作出了“以经济转型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开始经济发展战略大转移。
  2008年3月,大冶市又恰遇一个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大冶被批准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意味着大冶的转型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自发型转向国家战略支持型。随后,大冶市迅速出台了《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意见》,决定以经济转型为核心,全面推进机制、生态、社会、文化等五大转型。
  多重利好政策的迭加,让大冶经济社会生机勃发。
  近些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为了构筑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大冶始终坚持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新型工业化上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培植产业集群。同时,该市还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和决心,举全市之力,打造大平台,建设大园区,实现高产出,始终把城北工业新区、劲牌工业园、罗桥工业园、灵成工业园作为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新平台。
  五年来,大冶市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0个,5000万以上项目50个。尖峰水泥、航宇铸管、雨润集团、华兴玻璃、斯瑞尔换热器、艾博科技等一大批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新鑫钢铁、航宇鑫宝铸管、登峰公司、斯瑞尔换热器等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同时,随着山力板带、武汉重冶、宏力数控等一批项目的投产见效,预计年底可形成150万吨特钢、40万吨铸件、120万吨板材的生产能力,无缝钢管将进入全国十强行业。初步形成了以劲牌公司为龙头,向上游发展基酒生产,横向发展制瓶、制盖、包装,向下游发展保健食品,以雨润、永惠、中粮集团、灵溪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发展肉鸡、肉鸭、生猪、水产品养殖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饮品产业集群。目前,集群企业达105家,产值达35亿元,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60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今年集群产值将突破45亿元,随着雨润3000万只肉鸡、200万头生猪屠宰及2万吨肉食品加工、永惠3600万只肉鸭、中粮50万头生猪、湖北天天红食品等企业的加快建设发展,预计今年大冶市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将达到7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尖峰、华祥、成美等水泥骨干企业,晨茂、宏泰等铝业加工企业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目前,华祥、尖峰、成美的新型干法水泥年生产能力已达1200万吨。
  以正明铝业、美维铝业、茂晨铝业等13家企业为骨干的新型铝型材,已形成30万吨铝型材的生产能力。“宏泰牌铝型材”、“晨茂牌铝型材”已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初步形成了以立峰纺织、广东伟嘉、百世吉、依嘉制衣、金誉制衣等服装企业为龙头,纺、织、染、整、制衣一体化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生产能力达60万锭纺纱、2000万件(套)服装。随着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冶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保健酒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基地、新型建材工业基地、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和湖北省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据测算,到2013年,大冶市四大产业集群将实现产值600亿元。
  今年1至7月,大冶市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59.65亿元,同比增长3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6亿元,同比增长43.54%,财政收入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35.4%。
  一个个新项目的落户,一种种新业态的诞生,大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制造业税收连续4年超过采矿业,已成为大冶市的第一大产业,采矿业占工业的比重由45%降到35%,下降了10%;制造业占工业比重由49%上升到59%,增长了10%;养殖业占农业比重由45%上升到55%,增长了10%,大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以经济转型为核心的城市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
  大冶,已经从“一矿独大”中走出,迈上了加快发展的金光大道。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叶文漪)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