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工业强镇”步履坚实
发布时间: 2011-07-06 15:3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7月12日,殷祖镇人民政府与湖北秦汉古建材料厂正式签订协议,总投资4000万元,生产仿古青砖、青瓦、青筒瓦等100多种各类古建材料的湖北秦汉古建材料厂,正式落户殷祖镇古建科技园。据悉,这是该镇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新突破,通过3—5年的努力,殷祖将会成为全国古建行业的“航母”。
一个贫弱、工业项目基本为零的乡镇,举起了“工业强镇”大旗,其标本作用不言而喻。
大冶市市长荣绪俭说,工业是拉动地方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办工业的乡镇是没有希望的。
据介绍,镇域经济实力较强一直是大冶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也是该市镇域经济发展的软肋。2008年,陈贵镇、灵乡镇和还地桥镇进入湖北省十强乡镇,特别是陈贵镇位居全省乡镇首强。目前,大冶市14个乡镇(场)、街办财政收入过千万有10个,过五千万的有9个,过亿元的有6个,乡镇的快速崛起,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冶市调整了对贫弱乡镇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加大了扶持力度,支持贫弱乡镇走“工业强镇”之路。今年初,大冶市委按照“选好、配齐、配强”班子的要求,分别从经济强镇选派了二名副县级领导,全面主持殷祖、金牛的工作。要求各相关单位根据两镇的实际需要,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其它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给予两镇各500万元的帮扶资金,连续两年给予两镇1000万元贷款贴息扶持。
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两个贫弱乡镇带来了系列变化。今年以来,殷镇招引各类回归项目30个,资金3亿元,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1个,过1000万元项目3个,过500万元项目26个,解决2000人就地就业,有效地推动了该镇经济快速发展。金牛镇将立足现有的有机农业、服装商贸、生态旅游业等产业支撑和特有的原生态林业环境,做强服装产业,带活商贸流通,逐步形成商贸特色。
据悉,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中国民企500强、温州市重点骨干企业森马集团公司已在金牛、保安和刘仁八投资建厂。
目前,大冶市各乡镇正围绕优势出特色,围绕特色创品牌,因地制宜地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农业为主的镇,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以工业为主导的镇,发展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支柱产业;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的镇,发展旅游业及服务业;城郊镇要积极与城区对接,大力发展工贸服务业。没有工业小区的乡镇,要依托现有龙头企业或沿路发展工业小区,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培植五大特色中心镇——综合实力提升型的陈贵镇、园区带动型的灵乡镇、产业带动型的还地桥镇、生态旅游带动型的保安镇、服装业带动型的金牛镇。经济开发区将依托城西北新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4年内,进入全省地市级开发区综合实力前十强;金湖街办将以新冶特钢、华鑫钢铁、成美建材等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冶金、建材行业,努力打造全省冶金、建材强处;金山店镇将沿罗金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打造罗金线工业走廊,加快与城北工业新区进行对接;刘仁八镇将以大冶毛铺富农原生态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周港生态园和紫云山庄等项目为依托,大力打造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和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镇;殷祖镇重点抓好园林古建业,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打造古建设计,古建材料生产等配套产业,规划和做强针织内衣;大箕铺镇将依托宏力铸造、鑫东农业、中粮生猪等项目,大力发展机械铸造、畜牧种养业、建筑矿产业、轻工服装业、景观旅游业,积极打造工矿业大镇、畜牧种养业大镇;茗山乡要做强做大烟花爆竹业,全力打造湖北省最大的烟花爆竹之乡;东风农场要围绕环保安湖运动休闲项目,打造万亩国际休闲垂钓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大冶市委书记傅继成说,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省域经济强往往强在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强往往强在镇域经济。作为镇域经济的核心,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它架起了融通城乡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二传手”作用。同时,城镇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发展和壮大镇域经济,对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来自大冶的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四“一个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幸福,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大冶人民的共同愿望。”28日,大冶市委书记傅继成说,今后三年,大冶将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奋力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大冶面临着一个长期、重大、复杂的基本问题,这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和占人口和地域面积比重较大的广大农村并没有相应得到同步发展,出现了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严重问题。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越来越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010年1月4日,新年伊始,大冶市委召开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该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今年5月,大冶又被纳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
大冶市市长荣绪俭说,城乡统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发展。首要任务就是统筹规划、统筹管理、统筹公共资源分配。
近年来,大冶市把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镇村主动承接城区大企业的转移,积极融入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配套协作项目,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业龙头企业是融合工业与农业的有效载体,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破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2009年,大冶市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黄石市级龙头企业有17家,企业总资产达到35亿元。保安湖王蟹、金牛优质大米、嘎子黄土窑鱼等18种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标志认证;金牛优质米业等4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了QS质量安全标志认证;劲牌保健酒、楚仙牌鱼面等45种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真有味桔片、金柯辣椒、等29种农产品办理了条形码。在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大冶已经形成了工业带动农业、农业支持工业、一、二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大冶市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注重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注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同时,积极推行城乡路网建设一体化,投入巨资,对境内国省道、城区主要道路的拓宽改造,加快实施“村村通”工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城市与乡村间自由地融通交流。2009年12月31日,大冶收购了大金省道的经营权,打通了该市南线乡镇的发展通道,并投资1.5亿元,对大金省道全程进行改造升级,解决了沿线50万人民的出行难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今年,大冶市以黄石国际矿冶文化节为契机,投入5.6亿元,对城区七条主干道进行了翻新刷黑,对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大冶市正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采取多种措施,严厉打击各种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契机,拉开了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力争通过4年的努力,把大冶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富有青铜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魅力城市”。
据统计,2009年,大冶市投入助学资金达3066万元,着力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了100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全年社保扩面2.8万人,实现新增就业近9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5万人,改(扩)建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立了90个农家书屋,60处农民体育健身场所。
像城里人一样有正常的作息时间,有稳定的收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这是大冶农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在大冶“统筹城乡发展”助推器的推动之下,共沐阳光雨露,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大冶,一个全新的“城市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凝聚全社会力量奋力冲刺全国百强——来自大冶的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五今年5月,“湖北连续六年无缘全国百强县!”这一消息不仅让全省人民痛心疾首,也让大冶市领导深感责任重大。
据介绍,在已进行的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第一届湖北省有仙桃市、潜江市、襄阳县、枣阳市、宜昌县、天门市6个县市进入百强,第二届有仙桃市、枣阳市2各市进入百强,第三届和第四届只有仙桃市进入百强,第五届开始,湖北就没有县市再进入全国百强行列。第十届全国百强评价结果,排名156位,大冶市比上年跃进13位,居湖北省之首。
大冶离全国百强还有多远?
为了查找差距,大冶市相关部门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价的评价体系和相关指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测算。同时,组织专班赴江西贵溪、湖北宜都、河南偃师、巩义、新密、荥阳和湖南望城等7个百强县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学习。
大冶市委书记傅继成说,虽然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大冶在经济总量、人民富裕程度、发展速度、经济发展后劲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大冶市争创全国百强县市也有很多的有利因素。
据介绍,近些年,大冶市着力打造的机电制造、饮料食品、新型建材和纺织服装四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整体竞争力均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逐年扩大,2004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40%以上,为后续发展积累了强劲的动力。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年均增速接近30%,特别是一般预算收入已在湖北省稳居前三位。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和江西贵溪等7个县市的统计口径,大冶市还可以将乡镇使用国家矿山资源管理费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工业园各项税收按国家税收政策应收尽收;再将黄金山新区产生的财政收入缴入大冶市国库;最后,大冶将请求省政府,把驻冶省属企业的各种税收更改为全额就地征收。保守估计,可新增一般预算收入4.5亿元。
应该说,大冶经济转型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2006年以来,大冶市始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激活民间资本,用引资来带动投资,以投资结构的优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年间,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5000万以上项目50个。尖峰水泥、航宇鑫宝铸管、东贝、劲牌、雨润、宏力铸造、华兴玻璃、斯瑞尔换热器、艾博科技等相关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富峰特钢、武钢80万吨活性灰项目、武汉重冶、日盛模具、永惠食品、永固高精铸锻、众鑫铜业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实施。再加之国际经济形势明显回暖,国内经济形势回稳上扬,大冶市经济运行又开始重回快车道。
此外,近几年,大冶市一直致力于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大冶经济快速发展的和增长极。城北工业新区于2006年5月开始筹建,规划面积19.51平方公里,一期初步建成起步园区9.1平方公里。2009年,开发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6.34亿元,同比增长91.09%,完成工业总产值84.24亿元,同比121.55%,完成财政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64.72%。在全省113家县(市、区)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大冶经济开发区以95.13分排名全省第一。现已形成服装纺织、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品食品等四大产业集群。预计到2013年,开发区将实现年总产值300亿元、创利税30亿元。再加上罗桥工业园、灵成工业园、雨润工业园的快速增长,一些产业将形成优势竞争力,为大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冶还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及武汉城市经济圈内,是武汉城市圈冶金建材走廊的重要支点。随着大冶进入武汉城市圈步伐的加快,城市圈建设延伸辐射,将刺激和带动大冶市基础设施。大冶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矿产有65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42种,占全国158种矿产的26.6%。其中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以铜、铁、金为主,非金属矿产以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为主,能源矿产主要是煤。新一轮的资源产品的价格高峰很可能伴随经济的全面复苏大幅上扬,对大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趋势说明,大冶市具备了争创全国“百强”的实力。目前,大冶市近三年在年均速度上,GDP、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增速接近百强后十位的水平。在绝对值上,除城乡居民收入外,其余指标也较为接近。假设大冶市各项指标每年能够提速3-5百分点,以现行模拟测算速度发展,3年内有望达到或超过全国“百强”后十位的发展水平,从而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大冶市市长荣绪俭说,冲刺全国百强,大冶责无旁贷,大冶有信心,也有实力。(通讯员张林 李景坤)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程曦)
关键词: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