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图片新闻

更多

激情跨越开局年 湖北工业增速超20%居全国第五

发布时间: 2011-12-25 18:4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进入电子报

图为:武汉神龙繁忙的生产线 记者叶茂林 摄

  楚天都市报消息(记者黄宏 陈珂)

  编者按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全省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跨越式发展的势头初显,各行各业以不凡的业绩,担当构建中部地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

  今起,本报从工业经济、现代农业、区域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展示我省经济建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蓬勃发展,凝神、聚气、鼓劲,总结经验,再上征程。

  神八天宫交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在这场高科技的“盛宴”中,“湖北造”也派上大用场,其精密仪器就用了武钢生产的硅钢;三峡地下电站同样令人注目,其巨型电机也用了武钢的硅钢。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种运用于航空航天和大型水电站的高端材料,现在已被武钢成功转化用于汽车板和变频空调压缩机的元件,走进千家万户。

  工业强,则经济强。据省统计局最新数据:2011年前11个月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7665.75亿元,同比增长速度20.4%。高出全国近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五。

  这份靓丽的答卷完成于国内外环境最复杂的一年。这一年,欧债危机、日本海啸、华尔街风暴、油价高企等不利因素接二连三,此伏彼起。

  湖北工业以勃勃生机实现跨越、稳中求进,其秘诀何在?

图为:武钢生产的产品 记者朱熙勇 摄

  38类工业增速飘红

  富士康增长率超过100%

  今年前10个月,我省计算机产量703万台,同比增长高达3.4倍。按这样的产量,不到两年,可满足全省每户人家更换或配置1台新电脑。

  武汉富士康工业园的发力是关键。武汉富士康进入稳定高速增长势头,创下了单月产值达36.21亿元的纪录。到年底,武汉富士康一跃成为东湖高新区首家产值过300亿元的企业,年增长率超过100%。

  富士康并非一枝独秀,传统的支柱产业也在起着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据省发改委介绍,在39个类别的传统工业中,今年1-11月,除炼油业外,其它38类行业都呈增长之势。消费品工业增速继续领跑,装备制造业增长加快,轻工业发展表现最为强劲。

  处于全省排头兵的多个大型企业发展步伐稳健:全国钢铁业亏损面达到30%,武钢成为全国3个没有亏损的大型钢企之一;全国汽车业增速大幅回落,东风乘势坐上全国车企头把交椅;欧债危机,大冶有色在海外市场销售依然坚挺,今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亿,比去年增加70多亿元……

  早在今年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就超过去年全年,提前两个月奠定了今年的经济发展大局。

  结构调整显成效

  轻工业比例上升1.5个百分点

  “我省工业经济增长,一大亮点是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省发改委工业处负责人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工业比例在减少,轻工业比例在上升,稻花香集团今年的销售额过了百亿元”。

  据统计,今年1—11月,湖北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42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1.7%,同比增长达到25.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236.97亿元,增长18.5%。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6.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底的30.1:69.9调整为31.7:68.3。

  具体到产品上,今年1—10月,全省软饮料生产460.7万吨、电冰箱产量215万台、空调生产763万台、洗衣机生产117.1万台,增长速度最低38.8%,最高则达到137%。

  轻工业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对一个重化工业省份来说,殊为不易。“支持地方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央也是不遗余力。中央财政今年对我省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投入了5亿多元。”省发改委工业处负责人透露。今年,松滋继黄石、大冶、潜江、钟祥之后,第5个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为支持这些曾经做过突出贡献的城市经济转型,中央财政支持超过10亿元。

  另外,武汉、襄阳、荆门、宜昌、荆州等老工业城市改造,也提到国家战略层面。

  高端产品卖得俏

  武钢书写硅钢传奇

  东风和武钢这两只“领头羊”,正在品尝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甜头。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构建战略支点、推动跨越式发展之“魂”。

  在国际钢铁业寒气逼来时,武钢高举高打,重点发展在市场上占有优势的高端硅钢。如今,武钢硅钢产品占到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产品利润高于20%。

  武钢硅钢产品原来主要用在神舟飞船等重大航天工程中,但航天工程所用硅钢毕竟有限,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武钢将用于尖端的航天航空硅钢产品成功转化成高牌号变频空调压缩机的精密元件,今年前10个月,高牌号变频空调压缩机用硅钢的销量达到了37000多吨,产品覆盖到国内四大品牌空调压缩机厂家,产品市场“豁然开朗”。

  今年,武钢硅钢喜报频传:

  由武钢供料的首台三峡地下电站大电机成功并网发电,武钢硅钢一举打破国外垄断。紧接着,溪洛渡、向家坝等特大型水电站均用上了武钢的硅钢。

  全球最大核电机组——台山核电,首次用上了由武钢提供的“中国芯”。

  变压器产能居亚洲第一的特变电工今年对武钢的硅钢采购量较去年翻了近3倍。

  截至目前,武钢高端硅钢成功覆盖水电、核电、风电三大清洁能源领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东风公司已经跃居国内车企第一,利润超过了一汽、二汽。因为其中高端乘用车品种日益丰富,既有日系、法系车,也有自主品牌。消费者购车选择空间超前。

  高新产业增速更快

  新的千亿产业将诞生

  11月18日,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耳公司签约入驻武汉光谷生物城,成为继辉瑞、霍尼韦尔之后在此落户的第3家世界500强。短短3年,光谷生物城企业入驻302家,生物产业年收入达到300亿元。

  在不久的将来,继光电子产业之后,一个新的千亿产业将在光谷诞生。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湖北工业发展的又一新亮点。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30.96亿元,同比增长22.5%,高于同期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

  “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之初靠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完成了‘乌鸡变凤凰’的嬗变。在中部地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上具备较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轨道交通、高档机床产能迅速放大。”省发改委工业处负责人说。

  前10个月,我省计算机整机生产703万台,同比增长340%;显示器生产量则达到1231万台。武汉正朝全球最大电脑工厂迈进。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示范效应更强。光谷今年新增73家高新技术企业,华中数控、天喻信息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高德红外等12家企业入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12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天门、大冶、宜都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襄阳、宜昌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两翼,18个省级高新区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

  推进工业兴省战略

  发展后劲十足

  产业要从千亿元向万亿元跨越,企业要从百亿元迈向千亿元“蝶变”。从国际到国内,经济竞争都已从轻量级向重量级转变。

  在全省GDP占比中,工业经济的份额已经超过40%,结束了连续多年在百分之三十几的徘徊。湖北工业进入了做强的时代。

  如何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体现“工业第一”的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省战略,继续推动主导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委主要领导更是提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

  说到今后几年的工业发展,省发改委踌躇满志:编制新的《千亿产业接续计划》,到2015年,有色、医药、船舶、钒钛等四大产业产值迈进“千亿元产业俱乐部”;调整“十二五”工业规划,实施八大工程……

  企业方面也是利好频传:

  11月3日,武钢与新日铁两强联手,瞄准高端食品饮料罐市场;

  11月18日,富士康深圳总部表示,初步计划新增100亿元在东湖综合保税区建新项目;

  12月12日,美的生活电器武汉工业园正式投产,将成为美的炊具产品全国最大的生产供应中心;

  12月16日,投资近百亿元的新冶钢“淘汰落后、特钢升级”项目全面竣工,为新冶钢注入新的活力;

  ……

  强劲的投资必将为我省工业后续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120余家央企今年9月来汉“结亲”,签下5200亿元大单。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播下的种子将在今后几年开花结果,带动全省经济强势发展。

  十二五"激情开局 稳中求进开新篇

  湖北日报消息(记者 孔祥福)

  编者按

  2011,“十二五”激情开局,湖北奋力前行。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构建中部地区战略支点的目标,带领全省人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力跨越,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凝神、聚气、鼓劲,总结经验,再上征程。本报从今天开始,开辟“激情跨越开局年”专栏,回望我省工业经济、现代农业、区域战略、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敬请关注。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融资环境趋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今年以来,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省工业经济稳中求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起着重要支撑。

  数据最有说服力。元月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666亿元,同比净增2213亿元,比2010年的全年总量还高出1529亿元。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20.4%,高出全国6.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7位。

  经济运行监测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我省工业经济呈现“总量快速扩大、增速保持高位、内部结构改善、产销衔接良好、发展后劲增强”的态势。

  总量效益双增势头良好

  进入二季度,调控政策紧缩、生产成本上升、煤电供应紧张,不利因素接踵而至,5月份的工业运行跌至上半年的最低点。但从6月起,工业运行成功走稳,连续几个月小幅回升。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六成,处于近5年来的较高水平。这说明,工业巨擘正有效抵御着市场风浪,担负起带动经济增长的“首要支撑”作用。

  在总量快速扩大、增速保持高位的同时,我省工业经济效益也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据省经信委统计显示,今年元月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21亿元,增长37.1%,增幅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2019.7亿元,增长19.2%。

  工业经济效益尤其令人振奋:

  ——企业资产总额大幅增加。10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851亿元,同比净增3190亿元,增长17.1%,为近5年来同期最高增幅。

  ——营业收入超过去年全年。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35%以上快速增长,1月至10月累计完成2132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20218亿元的规模,同比净增近5000亿元,增长37.1%。

  ——多数市州利润增长较快。全省17个市州中,除武汉、宜昌外利润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随州、林区利润成倍增长,天门、鄂州、仙桃利润增长均在90%以上。潜江、孝感、咸宁、黄石利润增速超过50%,荆门、黄冈、荆州利润增速在26.1%-45.3%之间。

  千亿军团力撑经济大厦

  千亿元产业集群,被称为“大树之根基”,是我省构建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支撑;被誉为“大厦之栋梁”的顶梁柱,是我省工业直面国内外竞争的主力军团。

  回眸2011,“根基”越扎越深,“栋梁”更加坚实,千亿元产业集群不断跃升、队伍不断扩大:继汽车产业之后,今年钢铁、食品和石化产业营业收入均将突破3000亿元,机械产业超过2000亿元,电子信息、纺织、建材超千亿元。

  掐指算来,我省超千亿元的产业将达到8个!

  作为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汽车一直稳坐头把交椅。然而,年初开始,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和购置税减免等政策退出、部分一线城市限购,加上突如其来的日本大地震影响,一时间,我省汽车产业发展蒙上阴霾。

  搏击风雨,卓然而立。载货车和客车等商务车的增幅分别达20%和40.9%,消解了乘用车增速放缓的影响。年终盘点,我省汽车产业依然逆势上扬。前10个月,汽车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955亿元,增长近两成。

  位居次席的钢铁产业,金融危机以来,一直面临着盈利水平下滑等困境,尤其是从今年下半年起,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速等影响,钢材价格持续走低。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保持正常增长?我省钢铁企业通过研发生产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从钢铁生产向钢铁深加工制造的跨越,由规模集成向技术集成升级。截至10月,钢铁行业已经实现营业收入2771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总和。

  主力军团顶天立地,新兴产业亮点纷呈。前11个月,多晶硅、数控机床、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概念产品均有大幅增长,尤其是多晶硅,增长近两倍。

  省经信委预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加快,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发挥作用,加上“十二五”各重点专项规划陆续实施,如果我们能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不断取得突破,工业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可达18%以上。

  重商文化催生产业奇迹

  前不久,三峡全通公司发布消息称,到目前已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形成年产680万吨极薄涂渡板生产能力。而到年底,随着第三期工程投产,产能将新增320万吨。一个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税收30亿元,可解决1.6万人就业的巨无霸企业呼之欲出。

  仅仅两年时间,宜昌“无中生有”,催生出的这一切,皆源于一条红地毯引发的奇迹。

  三峡全通董事长梁士臣,1995年便在唐山创办恒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2008年,他打算在宜昌建一栋专家楼,当年12月13日乘飞机到宜昌,想为专家楼选址。这一信息被宜昌市领导捕捉到,专门在机场铺下一条红地毯迎接。

  梁士臣对投资环境还不放心,私下派员到街头调查,结果市民对政府褒奖有加。这下,坚定了梁士臣投资宜昌的信心。

  首期2000亩地,宜昌仅用50天就腾出来。建设过程中,企业院墙外的事,政府当“高级保姆”全包。所有行政许可手续代办,所有行政性收费减免。

  三峡全通,只是我省倡导重商文化,催生产业奇迹的一个缩影。

  应该说,我省工业赢得良好开局,实属不易。这,不仅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各种保稳定、保增长的正确战略决策和部署,也得益于重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环境的优化。

  重商,贵在实际行动。12月14日,省直37个有行政审批权的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将原有的482个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至373项,减负达23%;审批时限平均提速50%以上;一大批审批事项实现“零收费”。

  此举意味着我省跻身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标志着我省向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区域迈出坚实一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克难奋进,奋勇开拓,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本文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时事六)
关键词:湖北工业;我省;工业增速;武钢;省发改委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