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最新报道

更多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描绘崭新蓝图 探寻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 2011-12-15 17:4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上图:“林水结合”让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沟渠得到彻底整治。护坡两岸在不同的地段栽上了香樟、垂柳等景观树和意杨等经济树,乡村面貌大大改善。李晓祥摄
下图: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渔民丰收。李晓祥摄

  2008年4月,一个开创性的构想在江汉平原腹地开始实施。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被称为“水袋子”的洪湖岸边大手笔勾勒出一个区,被命名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试验区范围包括仙桃、洪湖、监利三县(市)14个乡镇区办、407个村,区内共有19。78万户75。45万人、66。48万亩耕地以及31。99万亩养殖水面。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锦绣梅园”的实践

  锦绣梅园建设最大的亮点,就是打破行政区划,把15个村全部纳入整治范围,制定统一发展规划,并且整合农业、水利、土地、卫生等9个部门血防专项资金,捆绑使用,连片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彻底创新了资金投入机制。

  “仙洪区在创新中诞生,也肩负着创新的使命。试验区不仅要迅速发展自身,更要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趟出新路、积累经验,能否取得经验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4月21日,洪湖市委书记幸敬华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

  采访中,幸敬华递给记者一本《文件汇编》。3月初,洪湖市在前段改革探索基础上印发了“一揽子”体制机制创新文件,共18个,厚厚一本,包括涉农资金整合、村庄环境整治、农民建房、公益设施管护、农村社区建设、社会稳定等18个方面。幸敬华告诉记者,这本小册子上的改革探索是从锦绣梅园的实践中得来的。

  锦绣梅园,乍一听以为是城市的居民小区,其实是指洪湖市曹市镇覆盖施港闸沟两侧的15个村。2007年3月,洪湖市委、市政府确定该区域为全市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项目区,决定全面整治和建设。根据几个村名,人们合成了一个格外秀美的名字————锦绣梅园。4月20日,记者驱车踏访。只见这里:农田成方,泵站配套;渠道笔直,水泥护坡;道路宽阔,农舍整齐;村庄秀美,百姓生活安康。

  在锦绣梅园向红村,65岁的陈绪珍老人和记者谈起了她的幸福生活:两个儿子、儿媳有裁缝手艺,在武汉打工,收入稳定;新建的两栋新房宽敞明亮,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喝的是自来水,做饭照明用沼气,自己和老伴有八九亩地,种了水稻和蔬菜,能保一家人日常开支。

  深切感受到房前屋后的巨大变化,陈绪珍拉着记者的手说:“这样建设新农村,我们满意,愿意。”

  洪湖市委书记幸敬华说,近些年,各方面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不断增加,但大多“撒了胡椒面”,建设项目互不配套。钱花了,效果不明显,老百姓积极性不高。而锦绣梅园模式实现了项目效益、资金使用效益和带动群众参与“三个最大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这一创新的做法已推广到试验区所有项目建设中,并被总结为“性质不变、渠道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投入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目前,仙洪新农村试验区3市县已编制完成了全部14个乡镇镇区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小城镇和村庄布局、乡风文明等专项规划,越来越多的“锦绣梅园”将呈现出“锦绣模样”。

  “林水结合”创双赢

  “林水结合”模式破解了农村水利养护难题,试验区在此基础上又探索出“林路结合”、“林滩结合”、“林湾结合”,进一步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与管护机制,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4月20日,洪湖市沙口镇曾家楼沟河和红卫闸河大规模疏挖、护坡工程开始,几十台挖土机轰鸣着挥舞着大挖斗,将河底淤泥挖起。

  这条河道是当地重要排灌干渠,开挖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河底淤塞严重,排灌能力显著下降。

  沙口村党支部书记谢先涛告诉记者,每公里清淤费用需7万元,但乡镇不用掏钱,村集体不用掏钱,村民更不用掏钱,如果参加清淤还能挣钱;同时,护坡两岸还按照规划在不同的地段栽上了香樟、垂柳等景观树和意杨等经济树,乡村面貌大大改善。“造林存活率和林木保存率从过去的3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并有效解决了沟渠的长效管养问题。”谢先涛说。

  那谁来掏钱呢?湖北昌兴农林开发公司总经理胡兴江告诉记者:“我们掏钱。”

  昌兴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洪湖市的民营林业企业,曾长期受平原湖区规模造林面积少的制约,公司逆转思路,看到了沟、渠、路边分散造林的巨大空间。而湖区乡镇、村组、群众渴望疏浚沟渠,提高旱涝保收能力,又苦于没有资金。于是,双方走到了一起,共同探索出以河渠沟汊疏浚交换河岸植树造林权益、互补双赢的“林水结合”模式。

  胡兴江介绍,这一模式就是公司与村委会签订合同,负责按水利部门设计疏浚河渠,测算费用后,村里将河渠两岸造林权益出让给公司若干年。至今,他们已在洪湖、仙桃、监利等地疏浚河渠300多条,改造农田排灌10多万亩,受让造林面积3万多亩,栽植意杨240多万株。

  昌兴公司为什么会出这笔钱,公司能盈利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胡兴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条普通沟渠每公里的清淤费用为7万元,以一条全长4公里的沟渠为例,其清淤成本为28万元,两岸可种上约2万株意杨,其苗木、人工、肥料、管理成本为30万元,10年贷款本息支出50万元,按10年成材周期、每株成材林木100元计算,可实现营林收入200万元,扣减投入成本108万元,可创收近100万元。同时,公司计划年内新上一个木浆加工项目,林木深加工利润更是可观。

  在交通建设方面,洪湖、仙桃、监利在试验区分别新建县乡、通村、通组硬化公路168公里、59公里和63公里。待仙洪一级公路改造完工后,试验区内“网络村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在水利建设领域,3县市对试验区排灌水网60多条主要河渠进行了疏挖清淤,总长超过450公里,对其中重点河段进行了混凝土护坡。昔日“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状况得以改变,重现碧水环流的湖乡美景。

  湖天一色兴产业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是优质农产品(000061,股吧)和水产品产业的兴起。螃蟹养殖是滨湖办事处渔民的主要收入;仙桃张沟镇的“网箱养鳝经济圈”循环百里……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试验区“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4月20日晚,记者来到洪湖滨湖办事处,当地农民何英才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洪湖渔家旅游风景区渔家天堂。

  渔家天堂是他的店的名字。说是店,其实就是他的家。家店一体,当地称为“渔家乐”,管吃管住管玩。何英才的渔家天堂,是一栋三层小楼。二层设了两间客房,设施一应俱全,一间房内还配了电脑。

  类似的渔家乐,在滨湖办事处还有20多家。家家皆是两三层的小楼,窗明几净,地道的湖景房。而所有渔家乐门前,都挂有“生态示范户”牌匾。

  这一块镀铜牌匾,而今正是当地渔民要擦亮的“金字招牌”。

  作为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洪湖一度面临竭泽而渔。随着治理力度加大,上岸渔民越来越多。村落兴盛起来,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何英才回忆,他所在的乘风村,两三年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而这一切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启动后得到了彻底改变。一年多时间,洪湖岸边焕然一新。

  在何英才家的后面记者看到,6个水池相连,每个水池五六百平方米,水深30厘米左右。据来自武汉的驻村工程师王宗平介绍,这是半天然湿地污水净化工程。

  以何家为例,生活污水经3道自然过滤沉淀,流入水池进行生物净化。水池坡边种着美人蕉、苦草,水下种着沉水植物伊乐藻。大约经过10天的循环净化,进水低于劣五类的污水,流出时可达到农业灌溉用的1级B标准。该工程日处理污水50吨,每个池子可承接6户至1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

  不仅是生活污水,洪湖还大力发展清水养殖,从湖中抽取清水注入池塘,而养殖产生的废水流入沟渠后,经过生物浮岛(吸附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种在一起)的净化再流进大湖,养殖污水基本实现零排放。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是优质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的兴起。

  螃蟹养殖是滨湖办事处渔民的主要收入,水清业兴,螃蟹的个头大了,品质高了。“过去河蟹卖不出价,去年就不一样,每公斤达60元至100元,渔民收入提高不少。”滨湖办事处书记陈锋说,办事处高效水产板块面积已达15万亩,去年仅河蟹一项产值就达3。7亿元。陈峰介绍,今年,他们完善了环保基础工程,新建环境自动监测站、纳污水体节制闸、养殖水体净化生物浮岛,与渔民签订清水养殖公约,“清洁、高效”养殖将再上台阶。

  在监利县,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娃集团与试验区农户签订订单,发展有机稻近万亩;并在毛市镇、福田寺镇建设两个粮食加工厂,年加工能力逾20万吨,带动两镇农民种植优质无公害水稻6万亩。

  仙桃张沟镇的“网箱养鳝经济圈”循环百里,颇具规模。去年,该镇网箱养鳝发展到46万口,销售收入5亿元,亩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今年,他们又开挖鳝鱼池1万多亩,新增网箱24万口,同时优化养殖模式,向更大规模、更高效益挺进。

  记者走访发现,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试验区“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记2009年06月02日08: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媛)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