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最新报道

更多

和煦春风绿荆楚——聚焦我省破解“三农”难题

发布时间: 2011-12-15 19:4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发布时间: 2011-02-24 05:4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徐和平

  和煦春风,又绿荆楚。

  回望“十一五”,每逢春耕季节,便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日。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荆楚大地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试验区横空出世

  这里曾经是遐迩闻名的鱼米之乡,“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的传世经典,演绎了古往今来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荣耀;这里也曾是令人瞩目的“三农”矛盾凸显地,“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醒世名言也从这里传出……

  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环绕全省最大的淡水湖洪湖,设立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着力破解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旧账”与“新忧”。

  大整其渠,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试验区建设的“破题之作”。“这是最受农民欢迎的事!”洪湖市主要领导说,修道路、整水渠、平耕地、迁村腾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新年伊始,记者穿梭于平原湖区,举目放眼,新村新景新貌赏心悦目,沟渠硬化,道路宽敞;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湖乡人家,网箱养鳝;灰瓦白墙,梦里水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尽收眼底。

  仙桃市张沟镇联潭村在外打工创业回乡村民余贤华有诗为证:“百日离家实不多,花开挚友相邀回。争看门前鲁潭水,春风却改旧时波。联想今昔话故乡,潭龙戏水撼一方。新家难辨愣路口,村道换颜不识庄。”

  来自省委农办的一组数字显示,2010年仙洪试验区粮食总产量10。42亿斤,比试验区建立前的2007年增产1。54亿斤,年均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6529元,年均增长16。11%,增长的绝对额和增幅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9年初,一项更具前瞻和深远意义的试点——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启动,将现有的320个村逐步归并、重点建设106个农村新社区的重大决策付诸实施。

  规划引导、迁村腾地、项目拆迁、城中村改造、产业培育和环境整治等6种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交相辉映,鄂州走出一条全域规划、农村集并、统筹发展、工农一体、城乡互促、共建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子。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亲手绘就仙洪新农村建设和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蓝图的同时,不断探索山区贫困地区等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

  来自省扶贫办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脱贫奔小康7个试点县市新建、续建及改造的重点(大)项目达481个,比上年增加209个,增长76。8%;国内生产总值3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紧接着,全省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也在去年展开;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开始展现秦巴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风景。

  五个层面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覆盖了全省近30%的乡镇,形成了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格局。

  传统农业插上现代翅膀

  春节前夕,古城襄阳再传捷报:2010年粮食总产93。6亿斤,占全省粮食总量的1/6,比上年增加6。95亿斤,增长8。02%,再创总量、增量两个历史最高纪录。

  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说,襄阳市以占全国0。34%的耕地,创造了近1%粮食产量的奇迹,这是该市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科技兴粮”工程,建设高标准良田以及高产创建示范、集成配套科技的结果。他介绍,“十一五”,是我省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5年,全省粮食增产28亿斤,年均增产5。6亿斤;农民收入增加2630多元,接连跨越4000元、5000元大关,年均增加520多元。

  放眼荆楚乡村,这几年一个个农业板块基地迅速崛起。在江汉平原,优质稻板块超过1200万亩;在宜昌峡江地带,柑橘板块达200万亩;全省万亩高产优质示范板块达300个;投产的万头猪生产基地达420个。

  日前,武汉市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国华荣膺2010湖北经济年度风云人物。去年,该公司实施“亿只鸭工程”,带动全省肉鸭养殖、加工、饲料、羽绒、包装、运输等产业“一条龙”发展,打造湖北百亿鸭产业链。

  在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驱动下,全省像汉口精武这种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接连跨过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

  过去5年,我省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的比重,由0。73∶1跃升至1。08∶1,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成为拉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农业机械化助现代农业迅跑。眼下,我省756个农机合作社不仅给1。8万社员带来增收,还让92。3万农户告别镰锄。“十一五”我省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

  步入跨越式发展大道

  “虽然农业占国民经济份额不断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永远不会改变;虽然调整经济结构是个‘常态’,但农业作为‘朝阳产业’、‘母亲产业’的格局永远不会改变。”省委书记李鸿忠坦言:“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滞后。”

  全省农业会议提出,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1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额超百亿元。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3∶1。

  抓好区域示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我省“十二五”加强“三农”工作又一着力点。

  省委书记李鸿忠履新后调研的第一站是大悟、红安。他提出,要按照“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目标,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省农办主任刘田喜表示,要按照3年明显变化、5年大变化、10年跨越大发展的要求,把试验区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生态保护示范区和全省统筹区域发展试验区”,力争成为全国同类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

  新农村,新气象;新农民,新生活。

  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一首和谐的“三农”大合唱正在奏响。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媛)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