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襄阳旅游

更多

岘山摩崖一日游路线图

发布时间: 2011-12-02 15:15   来源: 汉江传媒网   进入电子报

    岘山是襄阳市区南部的生态屏障、天然氧吧,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历史遗迹众多,具有很高的生态文化旅游价值。其中,岘山崖摩石刻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于研究襄阳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以及旅游开发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为此,笔者结合七年来的登山经历,查阅大量史料,设计开发了一条岘山摩崖石刻一日游线路,供文史爱好者和登山爱好者参考。

    第一站,李曾伯纪功铭。李曾伯纪功铭又名襄阳铭,位于真武山东麓,距襄阳城1.5公里。宋代京湖制置使李曾伯,于公元1251年派兵收复了一度被元兵侵占的襄阳、樊城之后,为了铭记功绩,劈崖刻石。摩崖高4.4米、宽4.7米,边刻花纹。“襄樊铭”三字横刻于上部,内刻铭文76字,为阴刻楷书,字径30厘米字迹工整,苍劲有力,虽经700多年风吹雨淋,至今仍很清晰,是研究襄阳历史和战争极为珍贵的文物,于1981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站,楚岩。在襄阳市区诸山中,有一座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名胜古迹很多。这就是羊祜山南的望楚山。据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一名英山,又名马鞍山,县西南八里。旧有宋孝武帝宅,相传为帝所生,帝为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山南有“楚岩”二大字,河阳赵清老所书。”

    望楚山海拨虽然只有335米,但自古便是文人雅士及登山爱好者喜爱的登临之地。除武陵王外,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曾两处在诗中提到此山,并写下《登望楚山最高顶》。河阳赵清老,即宋代赵淳。赵淳是南宋京西北路招抚使兼鄂州都统制,襄阳的几处石刻都和他有关。楚岩石刻宽90公分,高130公分,楚岩两个大字高45公分,宽40公分,保存完好无损。只是其它小字已辨认不清了,多少有些让人遗憾。

    找到楚岩石刻,对于研究襄阳的历史文化和战役,确定望楚山的具体位置,以及加快岘山的开发与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站,蛮王洞石刻。蛮王洞位于岘山主峰南侧,为石灰岩溶洞,面积约120多平方米。内有造像三组六尊,宋代题刻三块,其中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的一块,记载郡太守游襄阳城南诸峰一事。“嘉泰二年重阳日,郡太守杨辅嗣勋,转运使浦叔献勉道,都统制毛致通亮之,晓登汉皋,历楚岩,饮洞前,东望鹿门,西俯紫盖诸峰,汉水绕出其左右,抚昔人之遗迹,慈滋之为胜绝也。”

    从“历楚岩”可以看出,在1202年前后,楚岩和蛮王洞就已经是襄阳岘山的一处胜景了。

    第四站,岘石石刻。在襄阳城南4公里的岘山北坡,有一数丈高的蘑菇状巨石拨地而起,上刻有“岘石”二字。岘石背面有800年前的游记摩崖,其铭为“山旧有广阳洞,壶天阁,戎帅新加葺修,复搜抉两旁岩穴之秀,为栖霞,为啸月,为琴几,为棋台。尽发兹山之秘。既成,约漕及余来观,相与叹赏。久之,独恨未能引泉耳。戎帅欲余着语成五十六字,附行记,并题崖壁……”

    第五站,癞毒山冲上首。据《襄樊市地名志》记载,“冲上首有延庆寺遗址,仅存摩崖石刻数处。”

    第六站。郑家山摩崖。别看郑家山只有119米,但因安葬了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郑继之而得名,并且下面还有南北朝时谢庄游历的谢公岩,及崖摩石像刻。据史料记载,这也是一块赵淳摩崖石刻,见证了距今800年一场鲜为人知的重大战役,摩崖凿于南宋庆元五年(宋宁宗赵扩1199年),可惜因年久风化,不可辨认了。

(本文来源:汉江传媒网 编辑:张米卡)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