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田野文化

更多

评:作家扎根基层,才能出力作

发布时间: 2011-12-21 11:17   来源: 北京晚报   进入电子报

  我喜欢读农村题材的小说。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被拍成了电影,唤起了我的回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小说《白鹿原》问世。读《白鹿原》,就仿佛亲身来到了关中农村,芬芳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白嘉轩,朱先生,田小娥,黑娃,鹿三,一个个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在《白鹿原》之前,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能让我一气读完的是柳青的《创业史》。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那篇《梁生宝买稻种》(节选自《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渭河下游坐了几百里火车,来到这里买稻种的梁生宝,现在碰到一个小小的难题。蛤蟆滩的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住一宿都要几角钱——有的要五角,有的要四角,睡大炕也要两角。他舍不得花这两角钱……”。

  在柳青之后,写农民的作家,我喜欢的是浩然。记得小时候,中午放学回家,端着饭碗听小说连续广播《艳阳天》。那个年月看不到古典小说,《艳阳天》有点儿“话本味道”,特别吸引人。书中塑造的萧长春、焦淑红等农民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留在我的记忆里的,还有浩然的《金光大道》。“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柳毛子到处飞。荒甸子上的各种小草,争先恐后地从黑土里钻出脑袋,抖擞着嫩绿的叶子……”。浩然用这样口语化的语言描述芳草地的景色。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朱铁汉找高大泉、吕瑞芬说:“他那鞋底上有轱辘,谁知道这工夫又转到哪儿去张罗啦。”这样的语言,真是“话到人到”。读不到几行,就仿佛一大批冀东乡下人带着那浓郁的泥土芳香跑到你家里来了。

  《金光大道》写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艳阳天》写作于六十年代初,《创业史》写作于五十年代末。今天重读这些作品,能感受到特定时代所造成的历史局限性。可我认为,它们仍是各个时期出色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

  从《创业史》、《艳阳天》到《白鹿原》,这几部大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故事:作者长期生活在基层,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皇甫乡镐河畔神禾原,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14年,“脚上穿着烂皮鞋,裤腿上满是泥点子,没日没夜在村里和田里转”。《艳阳天》的作者浩然,多年生活在农村,和农民一道拉犁耕种。《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在社会最底层生活了二十年。正如浩然自己所说:“强烈的生活气息,并不是凭空而来,也不靠专门搜集……。”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还是那句老话,永远扎根生活的土壤,才有可能创作出传世佳作。(杨庆华)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刘曲)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