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田野文化

更多

李俊勇:留在春天里的记忆 ——《南来北往》创作随感

发布时间: 2011-12-21 18:5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我出生在江汉平原上一个小小的村落,日夜奔腾的大富水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所以才有了这个叫作黄滩的地方。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爸爸早年外出谋生,兄弟六人,仅仅靠妈妈一个劳动力支撑着所有的开支。除了从年迈的奶奶身上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之外,我的童年是孤独和寂寞的,所以那段时光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我读的书很多,涉猎的范围较广,包括历史、地理、戏剧、小说、散文、诗歌等,当然看的最多的就是小人书了;我思想的野马一直驰骋在文字构筑的奇妙世界里。久而久之,看书的时间长了,看的书多了,便有了倾诉的欲望,我会在作业本上记下我的思考,我的感想,我的快乐,我的忧虑,以及我对未来的理想与憧憬。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创作,更不知道什么是文学。对文学的热爱,导致我的学习成绩严重地偏科,那年的高考,我以四分之差名落孙山,但是我没有后悔;我的数理化成绩不好,但语文成绩很好,我可以像刘绍棠、姚雪垠、路遥一样当作家呀!于是,多少个寒来暑往,一盏孤寂的油灯下,我开始了遥远的作家梦。

  命运也许喜欢作弄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的我,投稿的目标基本上都是《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大型文学杂志,可想而知,我收获最多的就是退稿信。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我的肩膀上,结婚生子,四处飘泊;但有一点,我坚持着,始终坚守着心灵的那一方绿洲。终于,我开始有诗歌、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或者新闻作品出现在当地的党报党刊。可以这样说,是文学改变了我的一生,是文字让我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2009年4月,那是一个难忘的春天,由湖北省作家协会创办的首届农民作家培训班在美丽的东湖之滨举行,我有幸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几十名农村作者一起,聆听了着名作家方方、陈应松以及知名学者的文学讲座。我还清楚地记得作协领导为我们组织了一场名为“春耕开始了” 的文艺晚会。我创作的长篇小说《南来北往》荣幸地被专家学者看中,成为全省十部重点扶植的作品之一,着名的文艺理论评论家李鲁平成了我一对一的辅导老师。说实话,我当时是忧喜参半;喜的是终于有了一次大好机会,忧的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够完成这部寄予了许多老师和朋友期望的作品。

  《南来北往》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从1999年开始创作的。那个时候,我在应城市西北田店镇上的一个名叫八斗山水电站的地方担任站长一职,因为单位经济效益不好,我曾经一度外出打工。根据这些经历,我试图写一部反映农村青年奋斗成长的励志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几年,都没有写出一个完整的东西。这次省作家协会花这么大的气力来扶持我们,我想,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努力把这本小说写完,以此作为我对自己的人生交出的一份答卷。

  《南来北往》的写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文学创作之路的艰辛。如果没有省作协领导的鼎立支持,没有那些文学大师的谆谆教导,没有我身边文学挚友的支持帮助,是不可能有今天这部作品的。是他们无私的关怀和奉献,才使这本尚不成熟的作品得以问世。我想,这就是我对那个春天最美好的记忆,这一切将是我生命中最灿烂最辉煌的一刻!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刘曲)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