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方荣华、范珉)“走的是宽马路,住的是楼房,我们这里农村生活不比城里差!”20日,竹山县溢水镇小东川村老人丁帮千在家附近休闲广场上散步,聊起50米外的新家由衷地感叹。
去年,溢水镇迁村腾地,在紧邻小东川村的华家湾村建设新型社区,老人由此告别深山,搬进两层庸派新楼,生活向城里人看齐。
2010年,竹山被列入“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历经3年先行先试,该县305省道沿线竹房城镇带建成百里庸派风情走廊,已成统筹山区城乡发展样本。
竹山整合移民安置、工程拆迁、地灾搬迁等政策,通过向山要地、迁村腾地、土地置换等方式扩容改造13个集镇,新建120个新型社区;以投资、融资撬动民间投入20多亿元建设宜居村镇,新建和改造庸派风格房屋2万余户,4万名农民从偏远山区住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集镇和社区,全县城镇化率上升11.7个百分点。
为让农民共享品质生活,该县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人口集中的村镇和社区新建“1+9”模式便民服务中心,即以村委会办公活动场所为阵地,联合建设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农民转移培训中心等9项公益设施,归并公共服务职能,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目前,竹山建成“1+9”模式便民服务中心300多个。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