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三万”民情日记

更多

“三万”民情日记

发布时间: 2012-02-22 14:2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1月17日 星期二 阴转小雨
  上午8:30,我们一行人从局里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吕家河村。


  走访慰问困难户


  一入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杀猪、宰羊、蒸酒……,乡亲们都在忙碌着置办年货,整个乡村弥漫着浓浓年味。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每逢佳节倍思民。越是逢年过节,困难户的生活越不能掉以轻心。我决定先看望贫困户。
  10点30分,在村支书唐善明带领下,我们一行很快来到二组袁关军家。老袁今年45岁,是老村干部,是一家4口的主要劳力,小儿子在部队服役。去年6月,老袁在外打工时摔伤了双腿,目前仍丢不了双拐。在和老袁拉家常的同时,我把500元现金递给老袁,作为对老干部老党员的慰问,鼓励他康复后发展养殖业。离开老袁家,我对随行的镇村干部说,要抓住过年农民工返乡的时机,加强安全生产教育,避免老袁这样的事故发生,造成因伤返贫。
  10点55分,来到我在"三万"活动中结的"亲戚"怀成清家,老怀是吕家河村最贫困的农户。老怀正在家打堂尘灰,堂屋里生着火,93岁的老娘安详的坐着烤火,气色比上次来好了不少。堂屋横檐上挂着一排猪肉和干鱼,看来老怀一家过年没什么大问题,我略略放了点心。我专门看了老怀住的房间,床前放着一支装猪油的大塑料桶,老怀说花了500多块。我试着一拎,还不轻,看来还够他一家吃一段时间。翻开老怀的床铺,只有薄薄的一床铺被,床头柜上放着一床军绿色的新被,我问他天这么冷怎么不把新被加上,他说过了年再加。老怀勤俭惯了的人,一针一线都珍惜。
  出了老怀房间,老怀特意指着靠里的一间,说是两个女儿的房间。去年我来他家时,一家4口还挤在一张床上,特意叮嘱他女儿大了,要分开睡,看来老怀记着了。
  我问老怀去年挣了多少钱?他扳起指头颇自豪地和我算了收入账。养了两头猪,卖了一头3000多元,打工挣了5000多元,香菇收成不好,卖了不到1000元,两免一补还补了700多元,总收入一万多元。他还说,现在政策好,两个女儿上学,学校不收学费。老伴感冒打针吃药花了500多,合作医疗报了300多,所以还有不少存款。听说他把现金仍放在家里,就劝他去镇上存起来。在我和老怀交谈过程中,他7岁的二女儿不停地给我们发糖果。临走前,我悄悄把糖果放到老怀老娘手里。
  11点20分,我们又到贫困户余修义家。老余64岁,老伴早逝,唯一的儿子精神失常,外出多年至今音信全无。老余虽然单身一人,家收拾的还挺整洁。堂屋的桌上放着台小彩电,正在播放《士兵突击》。厨房案板上放着一盆煮好的猪肉和豆腐,七八棵白菜堆放在地上。交谈得知,老余去年因为身体不大好,在煤矿打工只挣了1500块钱,日子过得很紧吧。看着老余脸色浮肿,问他去没去医院检查?他妹夫接过话头说,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毛病,可能因为饮食没规律,饱一顿饥一顿造成的。我把500元慰问金交到老余手里,劝他加强营养,饮食要有规律。他使劲地点了点头,60多岁的他感动的流出了眼泪。看着老余粗糙的双手,微红的眼眶,浮肿的脸庞,我的内心很难平静。出了老余家,我向随行的镇村干部说,要想办法把老余的儿子找到,让父子俩早日团圆。


  检查"三万"工地


  11点50 分,走访完几家农户,我又来到 "三万"工地--河东渠察看工程进展。河东渠长1200米,宽0。6米,灌溉面积200亩。由于淤泥堆积,年久失修,河渠漏水现象严重。去年12月,我局牵头的"三万"联合工作组进村后,经走访调查,群众大都住在河两边,不需要挖塘堰。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因地制宜,将"三万"活动重点放在整修河东渠上。12月25日利用双休日,组织驻村的三家单位200余名干部职工,与村民并肩作战,成功对河东渠进行了清淤拓宽。去年冬又抢晴天组织劳力运来毛石河砂,浆砌排漏,目前已完成了将近一半。村干部向我说,因为气温低,不利于工程施工,开春后即组织劳力,对河东渠进行全面施工,确保在春季用水前高标准完工。
  看着整修一新的河东渠,想着一幅"涓涓清水灌溉稻田"美景将展现在眼前,我感觉"三万"活动确实找的准抓的好。临走时我一再叮嘱镇村干部,水利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定要坚持质量,珍惜民力,把钱用好,好事办好,决不能前边修后边坏,劳民伤财让群众骂娘。镇村干部一再表示请我放心,把河东渠建成放心渠、示范渠。


  关注民歌传承


  吕家河村是汉民族民歌第一村,村民能歌者甚多,歌王姚启华就是其中主要代表。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和老伴忙着煮魔芋。歌王是话篓子,一支烟刚点上,他就拉开了话匣子。他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他唱民歌传承民歌的劲头更足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做梦也没想到我这样的农民也能享受政府补贴。说到高兴处,歌王还信口给我们来了一段八仙韩湘子轶事。
  我一直高度关注吕家河民歌传承问题。镇上的干部说,国家有关部门今年将验收,镇上正在全力筹备迎检。民歌传承工作在市旅游局的重视下,委托市艺校培养了一部分歌手,村里也还有几个好苗子正在培养。当前主要是民歌陈列馆建设还没开工,估计会影响检查验收。我告诉大家,吕家河民歌传承不仅是官山镇的大事,也是丹江口市、十堰市的大事。随着交通建设和南神道景区创4A步伐加快,吕家河要做好迎接游客高峰的充分准备。歌手要培养,硬件设施也要补上。陈列馆可以结合民歌堂建设一并考虑,抓紧编好规划,尽快组织开工。建设资金可以多条腿走路,镇内筹一点,市里帮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力争今年完工,确保民歌传承验收工作顺利通过。
  匆匆吃完午饭已近一点,这时天空飘起了小雨。由于下午要开会,继续慰问的事就委托给镇村干部。返回十堰的路上,我在想,我们的农民是多么厚道质朴啊,给了他一滴水,就报以涌泉!作为对口帮扶单位,一定要把联系点当家,常回家看看,多想想办法,帮助群众早日走向文明富裕。(十堰市旅游局卢熹昌)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梦云)
关键词: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