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弋阳

更多

弋阳人杰地灵 高腔鼻祖的诞生地

发布时间: 2012-04-27 22:23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弋阳县隶属上饶市。“革命一-故乡,江西弋阳,山城如画世无双,南屏武夷北怀玉,遍地文章”,这是江西人民政府首任省长、弋阳人邵式平赞美家乡的诗句。弋阳,也是伟大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县域面积158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总人口37万,县城建成区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

  人杰地灵,是高腔鼻祖的诞生地

  诗句“桥横一字水沟斜,凫石点缀北岸霞,东汉孙权立伟业,余汗葛阳建县衙”,生动地道出了“弋阳”二字的来历和建县历史。自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置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是位列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鼻祖”――弋阳腔的诞生地,境内至今还保存有古戏台50多座,2006年弋阳腔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历代名人辈出,古代有南宋抗金宰相陈康伯、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诗人谢叠山;现代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民族英雄方志敏,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中将吴克华等;解放后,走出过邵式平、方志纯、舒圣佑三任省长;近年来,又涌现出“网络妈妈”刘焕荣、全国公安系统杰出英模姚南杰等一批杰出代表。这里还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

  传统光荣,是方志敏精神的发源地

  革命战争年代,全县人口仅10余万,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多达9288名。方志敏、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两条半枪闹革命”,成立苏维埃工农政权和中共闽浙赣(皖)省委,组建红十军,建立了被毛泽东盛赞“有很好的创造”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后世留下了以“爱国、创造、清贫、奉献”为内涵的宝贵精神财富,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故居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志敏故事团进北京、入高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清贫颂》传唱大江南北,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风景优美,是旅游休闲的优胜地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块世界级、国家级名片的龟峰,碧水丹山,石秀峰奇,是丹霞地貌精品,享有“江上龟峰天下稀”(明?李梦阳)、“盖峦嶂之奇,雁荡所无”(明?徐霞客)、“大地文章集龟峰”(现代?邵式平)的赞誉;这里有全长416米,身宽68米,堪称世界第一大的天然山体卧佛;有全国单个洞窟最大的唐代天然佛洞――南岩石窟;有保存完好的古代书院――叠山书院。整个弋阳,就是一个“红”“绿”相映,“古”“今”交融,内涵丰富的旅游大花园。

  物华天宝,是投资兴业的首选地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铜、瓷土、石灰石、蛇纹石等30余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30亿吨,蛇纹石5亿吨(亚洲第一)。弋阳区位优越,四省通衢,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点县之一,是上饶“1+5”小城市群发展城市之一,是江浙沪闽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小时车程内,有南昌、景德镇、衢州、武夷山等四个机场,县内通乡公路实现全面硬化,构筑起县内半小时经济圈。 近几年来,我县在省市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三保一弘扬”这个主题,按照“工业做强、农业调优、城乡建美、旅游做大、民生做实”的发展思路,坚定信心、奋发进取、逆势而上,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5.4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3.66亿元,增长18.1%,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18.1%;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2亿元,增长4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1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32元,增长10%。 2010年,我县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按照“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总要求,工作中心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向“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转变,推进三大跨越、力求五大突破、强化一个保障,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1.4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力争达到5亿元,增长36.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2%,达到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达到521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达到13070元。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殷丹丹)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