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讯 □见习记者 朱道全
张小林生前带头主动抽干自己的10亩鱼塘水,免费供给村民抗旱灌溉。记者杨闻名摄
新桥村地处鄂北旱区,全村563户人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于3360多亩农田,在这里水如农民的命脉。眼看正在抽穗打苞的秧苗危在旦夕,张小林心急如焚。找水,打井,成了张小林几个月来的机械运动。
在新桥村一块稻田里,旁边的水管正向田里放着水,发蔫的禾苗渐渐返青,有的已经开始扬花抽穗了。
“现在,井水抽到了田里,我们的张书记却看不到了。”村民张三精指着新打好的水井,眼含泪花,“四天前,张书记还在这里帮我打井,现在,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张三精介绍,近一个月来,张书记都带领村民在村里的河里和田间寻找水源打井,找到一个水源点就组织人去向下深挖。现在河床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洞,就是张书记带他们打井后留下的。有时为了看打的井水量够不够,他一直坚守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去休息。
早已哭哑噪子的曹兴云,只要一提起丈夫就泣不成声,直到现在她仍接受不了丈夫去世的事实。
12日上午,天热得人几乎受不了,张小林在外为村民跑水,直到晚上12点左右才回家,累了一天浑身衣服汗透的地,连澡都没洗就一头倒在床上,发出“呼呼”的声音,没想到一睡不醒。
住在新桥村二组的村民黄长春提起张小林,仍一脸悲痛。黄长春和张小林住在一个村,黄长春住在村口,张小林出门、回家必经黄长春家。
黄长春说:“因为干旱,最近一个月来,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出门了,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在12日的晚上,听到张书记的摩托车声,也是夜里12点了,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听到,他是为村民抗旱累死的呀。”
自旱情发生以来,张小林带领村民投入抗旱劳力800余人,资金30余万元,机械100余台套,打深井30口,挖蓄水坑300余处,使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调解各类用水纠纷30余起,确保了大旱之年人心稳定。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