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林生前再苦再累也要照顾瘫痪卧床的父亲和患有脑溢血后遗症的母亲。 记者杨闻名摄
楚天快报讯 □本报见习记者 杨晶
张小林家里有两个病号,父亲张云勇不幸患上脑梗塞,神志不清,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刘会珍因脑血管破裂而造成严重的老年痴呆。
连日来,两位多病的老人悲痛万分,他们不能相信儿子张小林已经远去的事实。前日,记者来到张小林家,见白发苍苍的张云勇老人卧在床上,头低垂着,一言不发。偶尔抬头,红红的眼眶里目光呆滞。刘会珍老人就站在他床边,一提起张小林的名字,她就哽咽起来,似乎有千言万语,却语无伦次,只是紧紧握住记者的手。“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张支书可是世上少见的孝子啊!”前日和昨日,记者在村里采访,乡亲们含泪讲述了张小林的一个个至孝故事。
父母用空调,他用旧电扇
今年79岁的张云勇因病生活不能自理,但上了年纪的人睡得少、醒得早。
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张小林就起床为父亲穿衣服、洗漱,抱父亲上厕所。然后,张小林端饭夹菜,照顾父亲吃完早饭,再带父亲出去散心。
夏天的晚上,回家后,不管自己有多累,张小林都把父亲抱到院子里,给他洗澡,从头到脚收拾得干干净净之后,再把他抱上床。有时候半夜里,他还来“查寝”,看看被子盖好了没有、床头的水杯里有没有水……
有一次,张小林觉得房间的电灯泡太亮,可能刺到父母的眼睛,影响睡眠,他就立即安了一个灯光稍暗一些的小灯。“弟弟照料父母这么细心,我们做姐姐的真的不如他啊!”张小林的三姐张翠玉说。
张小林父母的房间,原本是间小平房。夏天热,张小林就在屋顶做了一个精致的吊顶。为让父母更凉快一些,张小林还在父母的房间安装了空调,而他自己用的却是一启动就“哗啦啦”响的旧风扇。
父亲中风偏瘫,经常病情发作需要住院。每次,张小林都是第一时间把父亲送到医院。有时候,父亲会出现病理反应,无缘无故地拿棍子敲打他,他都默默地受着,毫无怨言。
“不久前,我爸爸又因为中风住进了医院,弟弟在旁边照顾着。但是,工作上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他急得不得了,几次晕了过去。”二姐张翠娥回忆道。“父母一年要用多少医药费,这我们还真不知道。我们有姐弟5个,但父母的医疗费都是我弟弟一个人承担着。他怕给我们增加负担,父母的病情不到最严重的时候,是不会跟我们说的。”说到此处,姐姐们哭出声来。
母亲荷包里,放着小纸条
今年77岁的刘会珍,年轻时性格活泼,喜欢人多,爱凑热闹,但如今却因脑血管破裂而造成严重的老年痴呆。母亲经常神志不清,照料她也就成了后辈的一个任务。
一般人不喜欢和神志不清的老年人打交道,为了母亲能融入村民中,张小林总是对乡亲们格外讲礼性,让人们愉快地和母亲交往。母亲出门容易迷路,他就在母亲的荷包里放一个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自己的电话号码,请见到的人帮忙打个电话。“小林总是交代我们,要是看到他母亲神志不清时,就给他打电话。”一个村民说,见母亲年纪大了,走几步就累了,张小林就买来一个轻巧的小凳子,让母亲出门的时候提在手里,走一会儿歇一会儿。
母亲喜欢买点小东西,张小林总是在母亲的身上放100多元钱,而且都换成零钱,让她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几次母亲把钱弄丢了,他也不埋怨,依旧给她零用钱。
但是,这个儿子也有让妈妈不放心的时候。三姐张翠玉回忆说,妈妈清醒的时候说过,她最怕听到小林回家的脚步声,“因为他回来就要吃饭,随便扒两口就要去工作。忙的时候,如果饭还没有好,他扭头就走。有时候,饭都端到桌上了,一个电话打来,他马上就跑了!”
这样的孝子,真是不多见
张小林的至孝之心,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者采访时,乡亲们纷纷感叹说:“他对父母啊,真是没说的!这样的孝子,不多见!“
“每次出差前,张小林至少要嘱咐两家以上的邻居,请邻居帮忙照顾一下父母。上车了,他还要打个电话问一问父母的情况怎么样。”邻居这样告诉记者。“他妈患病8年了,爸爸也病了四五年。但是这些年来,他在忙村里事情的同时,照顾父母也从来没有马虎过。”“今年5月份,他给父母买衣服,给爸爸一次买了6件,母亲更不用说了。他自己一件都没有买。”
三姐张翠玉说:“我们收拾弟弟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那些衣服跟破烂差不多,看着就心酸呀,他对自己太抠了!”
经常对父母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却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张小林的妻子回忆道:“一顿饭,他经常是一碗米饭配点咸菜就打发了。厨房里现在还有他没吃完的辣椒酱等,但父母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