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抗旱支书张小林

更多

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勤勤恳恳甘当老牛

发布时间: 2012-08-17 10:4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楚天快报讯 □本报见习记者 杨佳张小林生前在部队和任村支书期间获得的荣誉证书

  张小林,1987年11月11日应征入伍,1991年退伍回乡。和他一起入伍的随州战友有150多个,其中,唐镇就有28人。这几天,战友们纷纷前来悼念张小林。

  张小林在部队期间,担任某师防化连二班班长,他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乐善好施。前日,张小林的战友陈天良、张俊、杨斌等,向记者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大袋零钞

  那是2005年的时候,战友陈天良想做酒品牌代理,代理门槛费需要30万元,而刚踏入社会的陈天良几乎没有任何本钱,倾其所有只凑了不足10万元。为难之际,陈天良想到找亲戚朋友借钱,但他们以各种理由婉拒了,一心想自己创业的陈天良,在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想到了战友张小林,虽知道他也很困难,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口了。没想到,张小林当时就表态:“我虽然也没钱,但就算借我也要帮助你。”

  陈天良告诉记者,因为已遭到太多人的拒绝,他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他打开了门,见张小林拎着一个大袋子,笑眯眯地看着陈天良。打开袋子,陈天良顿时愣在那里:眼前,5元、10元、20元的零钞,叠得整整齐齐,足有半人高,一共是17万元。“这么多5元、10元、20元的零钞,张小林要敲多少家的门,赔多少笑脸,说多少好话,担多大风险啊,他真的比自己的亲兄弟还要亲啊!”说着,陈天良泪流满面。他告诉记者,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等自己有钱了,一定好好报答小林。

  一个好习惯

  张小林从来不在外面大吃大喝,连在自己战友那里,也不肯多耽误时间。

  战友们纷纷说,小林每次到战友那里去,大伙儿怎么留他吃饭都留不住。再累再晚,小林还是要赶回唐镇老家,他牵挂着家里的老老小小,牵挂着村里没有办完的事,更是舍不得战友为他花钱。

  现在,战友们的日子慢慢过得好起来了。每次,小林来随州市区,办完事从来不在别人那里吃饭,战友们多少次想留他一起聚聚,他也多次拒绝了。有一次,想着唐镇离随州市区比较远,想留他过夜,大家准备到旅馆给他开房间。小林说何必浪费那些钱,坚决拒绝了。

  但只要哪个战友有困难,他二话不说铆足了劲帮助大家,在战友眼里,他是一个值得一辈子交往的人。

  一个小车梦

  很少人知道,张小林有个小车梦。

  多年来,张小林一直自己掏钱给村里人修路、买良种,救助贫困乡邻,微薄的工资还要养活一家老小,留在自己荷包里的已经所剩无几了。但张小林一直梦想着能有自己的一辆车。

  战友陈天良告诉记者:小林学车的瘾可大了,只要我开车到他村里来,他总是笑着让我下车,他上去开一会儿。他开着车,欢欢喜喜地在农村的大路上一趟一趟来回穿梭。

  平时一直很忙的张小林,也没有时间好好练车,更没有多余的钱供养车,但说到车,他眉飞色舞,他觉得开着车有一种飞翔的感觉,车可以带他去寻找自己的一方天地。

  陈天良一直把小林的梦想记在心里,准备把这期工程做完,就把自己现在的这辆车送给小林,让他好好过过车瘾。“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报答他,没来得及帮小林实现小车梦,这将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陈天良捶着胸膛说。

  一个“老黄牛”

  镇上动员张小林考公务员,因为他获得的荣誉特别多,基层工作的经验也丰富,各种条件都符合,但张小林还是拒绝了。

  战友杨斌告诉记者,当时小林说:“现在的事都做不完,哪有精力考公务员,再说自己也只想一心扎根在我们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是考走了,村里怎么办呢?担子撂下了心也放不下啊!”

  对此,战友们纷纷评价说,小林只知道默默低头做事,就像老黄牛一样无怨无悔。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曹欢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