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邲之战前,楚庄王率军北上,准备饮马黄河而归。听说晋军渡过黄河,庄王想要退兵,宠臣伍参主战,令尹孙叔敖主和。孙叔敖说:“去年攻打陈国,今年攻打郑国,战事频频。如果战而胜不胜,吃了伍参的肉也没用啊。”伍参反驳说:“如果战而能胜,说明令尹无谋;如果战而不胜,我的肉将在晋军那里,怎么吃得到呢?”孙叔敖下令掉转车头,准备退兵。
伍参仍不甘心,对庄王说:“晋军主帅荀林父是个新人,没有什么威信,副手先縠(hú)刚愎不仁,其他三个统帅也专权行事,无所适从。如果开战,晋军必败。再说大王亲自出征,晋国以荀林父为主帅,楚军撤退,是国君逃避臣下,大王岂能蒙受这种耻辱呢。”庄王听了颇不高兴,于是命令孙叔敖重新掉转车头,驻扎在管地等候晋军。
郑国为择强而从,在晋楚两边挑唆,力促晋楚一战。晋军中魏锜、赵旃(zhān)出于私利,蓄意挑起战事,晋国人害怕魏锜、赵旃惹怒楚军,就派驻守的兵车前来接应,楚将潘党远望晋军方向尘土飞扬,急忙派战车回报庄王,说晋国的军队来了。此时孙叔敖显得异常镇静,果断下达进攻命令说:“前进!宁可我军迫近敌人,也不能让敌人迫近我们。《诗经》和《军志》中都有先发制人一说。”于是楚军全部出动,战车急速奔驰,士卒奋勇争先。晋军主帅荀林父见楚军锐不可当,在军中擂鼓说:“先过河者有赏!”晋军于是放弃抵抗,争先恐后抢夺船只过河,先上船的人用刀砍断后来者攀着船舷的手指,船中砍断的手指头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
天色黄昏的时候,楚军进驻邲地。晋国残存的部队溃不成军,渡河的声音喧闹了一整夜。
赫拉克利特说: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城濮之战,晋国人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退避三舍,诱敌深入,一招制胜。这一次,孙叔敖开始不想打,后来确定必战,就审时度势,瞅准战机,当机立断,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结果大败晋军。以孙叔敖所居的令尹位置,想要坐失良机,酿成败局以证明伍参的失策轻而易举。大敌当前,他早已将与伍参的个人恩怨抛诸脑后,这就是良臣与奸相的区别。
(作者: 编辑:陈亦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