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国立国之初,窘境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周天子体谅楚国家底薄弱,予以特别优待,让楚国每年向朝廷进贡苞茅用以缩酒。所谓苞茅,就是产于湖北荆山、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一种廉价的茅草。楚人用这种茅草过滤酒浆,以祭祀祖先,大概鬻熊事奉文王时曾在周都以此遥祭先祖,周王以为借鉴。[ 祭祀的过程,是将酒浇灌于直立的包茅之上,表示让祭祀的对象享用,类似于今天楚国故地每年清明、除夕团年时的“叫饭”,将酒浇在地上,以祭去世的先人。
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落。鲁僖公四年春,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纠合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攻打楚国。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前往齐国军帐交涉,向齐桓王转达他的意思说:“君王地处北海,寡人地处南海,即便是牛马发情相互追逐,也到不了彼此的疆土。现在您却远涉千山万水,要进入我们的国土,这是为什么呢?”齐相管仲代齐桓公回答说:“从前召(shào)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我们这次出师,其问罪的理由有二,一是你们很久不向天子进贡苞茅,天子不能滤酒,没办法举行祭祀,所以寡人奉命统率列国来催讨贡品;其二就是当年周昭王三次伐楚,南征而不归,你们把昭王弄到哪儿去了?”
对于昭王的下落,屈完回答得很幽默:“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意思是,昭王上了汉水的战船就不知去向,你去问汉水好了。关于很久不向天子进贡苞茅,以致周天子“无以缩酒”,屈完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承认楚王有过失,表示将立即恢复向天子进贡苞茅的惯例。
齐桓公将军队从陉后撤至召陵。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检阅齐国的部队及盟军。齐桓公洋洋自得地夸耀说:“以齐军及盟军现有的战力,谁能抵挡!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很平静地回答说:“如果齐君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如果齐君想用武力使楚国屈服的话,那楚国将以方城之山作城墙,以汉水为濠沟,齐君兵马虽多,恐怕也未必打得进来。”
见屈完不为威胁所动,齐桓公估计远征军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既然楚国已经认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于是,齐桓公率中原八国与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盟约,而后各自打道回国。
(作者: 编辑:陈亦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