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 > 媒体报道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擦亮曹禺故里文化品牌 精心打造中国戏剧之都
发布时间:2016-09-22 20:42:53来源:楚天都市报进入电子报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深秋的潜江,正涌动着一股戏剧文化大发展的热潮。

  昨日,由中国文联和省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演艺集团和潜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潜江(曹禺故里)剧本创作研讨暨推介交易会,在潜江这片热土隆重开幕。

  这场国家级文化盛会,吸引了全国近300名知名剧作家、剧评家、优秀剧本作者,以及知名文化企业、艺术院团、影视剧制作公司的负责人。潜江也将由此扛起剧本创作交易大旗,一跃成为全国剧本创作、培训、交易中心。

  剧本征集引发热潮

  今年9月,一则从潜江发出的剧本征集启事,迅速搅热省内外各大媒介,在行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一个月内,共征集到舞台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电视剧剧本三大类286部980万字,平均每天收到近10部剧作,其中舞台剧本140部,电影剧本112部,电视剧剧本34部。来稿中省外作者占三分之二,省内作者占三分之一;专业作者占三分之二,草根业余作者占三分之一。

  作为戏剧大师曹禺的故乡,潜江牵头主办此次剧本征集评选活动,正是为了进一步打造曹禺品牌,建设“中国戏剧之都”。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潜江在剧本创作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有力地改善了中国剧本创作和交易的现状。

  中国剧协《剧本》杂志原主编黎继德在谈到国内剧本创作交易现状时,曾经忧心不已,“几乎每天都有剧作家托我帮他们找院团,而院团也请我帮他们找好的剧本。”

  据统计,1982年全国戏曲剧种为374个,到2013年减为286个;改革之前全国约有5000余个文艺院团,2013年降至2000个左右;全国目前在职剧作家约300人,剧本创作根本无法满足院团需求。

  这样的背景下,潜江无疑搭建了一个最好的平台。

  十大品牌扮靓潜江

  “一直以来,潜江就是个‘戏窝子’。听戏、唱戏的人很多,像花鼓戏、皮影戏、鼓歌等,深受老百姓欢迎。”潜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平,对潜江所孕育出的原生态戏剧文化如数家珍。

  作为曹禺故里,近十年来,潜江围绕曹禺文化品牌不断纵深开掘。中国文联、湖北省政府先后在潜江主办了三届曹禺文化周活动,中国剧协也在此举办了三届曹禺剧本奖的评奖颁奖。潜江因此被授予“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和“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两块金字招牌。

  潜江对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曹禺戏楼、曹禺公园、曹禺纪念馆、梅苑、曹禺祖居、世博湖北馆复建馆、曹禺大剧院等。星罗棋布的文化场馆,把潜江的戏剧文化基础打造得更加坚实。

  王春平称,长期的探索与积淀,形成了“演潜江、唱潜江、写潜江、画潜江、摄潜江”五大精品文化品牌,同时也打造出“唱响潜江、舞动潜江、戏迷潜江、欢乐潜江、魅力潜江”五大群众文化品牌。

  文化盛会硕果累累

  自潜江申报全国剧本创作研讨暨推介交易会以来,得到了中国文联及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作出重要批示:潜江市的探索,应予支持。怎样把精英剧本创作与草根剧本创作搞得活起来,这是交易之源。

  潜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洪思介绍:“我们除了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市委、市政府还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力求搭建好全国剧本交易平台,进一步擦亮‘曹禺故里’文化品牌,办成一次全国水准、行业首创、富有成效、影响深远的文化盛会。”

  昨日的开幕式上,对征集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12部优秀奖剧本和20部提名奖剧本,分别进行了表彰。这32部剧本题材广泛,作者层次多样,其中潜江两位业余作者余书林、郭啸文的剧本分获优秀奖和提名奖。

  据活动组委会介绍,本次盛会大力进行剧本推介和签约活动,目前已成功签约58部优秀剧本,随后将陆续搬上舞台或荧屏。

  此外,中国视协、中国影协还分别颁授潜江市为“电视编剧创作基地”和“电影文学创作基地”。接下来,还将举行剧本创作座谈培训、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作者:  编辑:龚宇轩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