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 > 美文欣赏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我的农垦我的梦征文选登:清河农场,我的故乡
发布时间:2016-02-19 10:14:37来源:湖北农垦信息网进入电子报

  “祖国江南鱼米乡,

  江北有我金南漳,

  金厢玉印岩呀,

  白马洞水镜庄,

  万泉汇漳水呀,

  田野泛金浪……”

  这是流传已久的一首民歌,唱的是鄂西北一个山区县—南漳。在八百里南漳东南方那块38.6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国营清河农场,是我的故乡,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母亲一共生育了八个孩子,生我时已经46岁,我是最小的孩子。我的童年正是农场的青少年时期。那个时候已经很少看到茅草房,补丁衣服也不太多,每隔两年的夏、冬季节父母还有能力给我们置一身新衣。脚上穿的都是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布鞋。下雨的时候母亲最操心,因为我们都喜欢“整水”,会把鞋子打湿。童年的小伙伴很多,我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到屋后面的山上玩。山上到处都是松树,笔直的身子,针一样的叶子,四季长青。山上的松树分两种,一种是高大型的一种是低矮型的。听母亲说当年农场号召植树的时候,是有专人负责设计和指挥的。大家的农场大家建,农场人满怀热情,干劲冲天。特别是在种植矮松时,还用绳子前后左右拉直使之成行。我们一般不敢去矮松树下玩。因为矮松太茂密了,树空里长满了茅草,它们扎煞着身子放肆地生长着。一到冬天,刮北风时,树林里传出如泣如诉的“呜呜”声,令人毛骨悚然。听母亲说树林里有“毛狗”(当地人对狐狸的俗称)和“狼娃子”,还有野猪和獾、兔等。我们只有等到大哥哥大姐姐们来了才敢进矮松林里。在矮松林里会有意外的收获。小圆球一样的野山楂,红通通,亮晶晶犹如一颗颗美丽的宝石点缀在绿色的山楂树上。摘下来,用手一捋,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啊!酸酸的甜甜的,好吃极了。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野山楂无异是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在高松林里玩。树稀、草少,小野树多,显得比较空旷,给人以安全感。野树上结着各种各样的果子,除了野山楂,还有杨不乃、棠梨子、野枣子、野桑椹、八月炸、野葡萄……填饱了我们因为疯玩而过早饿下去的肚子。那个时候那片松树林就是我们众多农场孩子的乐园。听母亲说,以前这山上除了野草就是灌木。我爱那片松树林,更爱种植树成林的叔叔阿姨们。

  父亲母亲每天忙忙碌碌,难得看他们清闲下来。我多么盼望母亲能有时间带我“走人家”(我们这称去亲戚家作客)呀。

  终于,愿望实现,我陪母亲回了一趟娘家。那个地方叫“王家河”。“王家河”离我们这儿不太远,但在当时出门全靠步行的人们眼里八九里已经算远的了。通常我们不走“陆路”而走“水路”。走“陆路”得绕好大个圈,走“水路”就近多了,抄小路过条河基本就到了。我没见过外公外婆,我只知道母亲娘家只有一个哥和嫂,我们平常都恭敬地称他们为“五舅”、“五舅母”。听大人们说五舅他们是农场的“五保户”,我当时并不知道何为“五保”,也不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五保”。只知道当时五舅他们日子过得比我们要好。每年过年给舅舅、舅母拜年时,还能得到一元钱的压岁钱。一元钱,在当时我们小孩子眼里无疑是一笔“横财”。那次陪母亲回娘家,解开了一直困扰我心中的几个问题。所谓的“五保”就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生疮害病或不能自理时,生产队还派专人伺候,由总场拨款,生产队负责供养。那时农场对“五保”对象很优待。据文献记载:1962——1981年,农场拨给“五保户”每人每月18元,粮食15公斤,食油0.5公斤。六、七十年代,18元能办很多事哟。舅舅为什么会成为“五保户”呢?当时年幼的我隐隐感觉“五保户”似乎跟无儿无女有关。可是我的舅舅为什么没有子嗣呢?还有,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其余的四个舅舅?母亲告诉我都是“痼症”(血吸虫病)给闹的。有歌谣为证:“蒿子成林,兔子咬人,好田无人种,痼症害死人。”血吸虫病曾经在清河境内肆无忌惮,残害严重。“王家河”尤其严重。一些民谣我也会背:“王家河,痼症多,生的没有死的多,有女莫嫁王家河”“王家河,敲破锣,三个沟长死两个,还有一个在吃药,不知得活不得活”“岗上天天添新坟,湾中家家有哭声,不知多少穷人家,断子绝孙灭了根”……没想到,我的几个舅舅就是被“痼症”给害死的。我有五个舅舅一个姨。四个舅舅、舅母都是因为痼症而死,没有留下一个根儿。只有最小的五舅赶上了党的好政策,病是治好了,却失去了生育能力。晚年的五舅就成了“五保户”。母亲告诉我,灭螺是一次浩大的活动,领导很重视。1952年襄阳专属派大夫进行详细调研认定清河为血吸虫流行疫区,1954到1959年南漳县先后派44名医务工作者在清河成立血防站,领导农场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灭螺运动。1959年建场后,每年春冬两季组织场内职工消灭钉螺孳生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清河终于成了无螺区。随后,清河的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扩大为几千亩。再后来响应党的号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就连原来出名的“九斗畈”也变成了米粮仓, “病癒”后的“王家河”成为鱼米之乡。

  2003年,农场落实工资待遇。78岁高龄的母亲领工资了!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母亲有一天对我说:“党的政策好,没忘记咱们当年建场吃的苦,胡总书记是个好人呀,他要是来我们清河,我一定请他吃顿农家饭,好好谢谢他。”我笑了,我理解母亲朴素话语里饱含的深情。

  始建于1959年的清河农场迄今已56年的历史。听老一辈人说最初建场时全场只有1080人,那时候这儿就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荆棘密布。茅草房、土坯房稀稀疏疏散落其间,没有成型的主路,人们出行基本靠“11”号自行车……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勤劳勇敢的农场人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这块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沃野。截止2007年,农场人口已达一万多,耕地面积21824亩,林地面积12000亩,水面6885亩。是全国水稻高产攻关创建示范单位,是全省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农场。统一规划的小洋楼俏立于马路两旁,整齐、气派;宽阔、平坦、结实的黄涌大道路使南北贯通,路旁的白杨树挺拔、遒劲;村村通让所有的农民不再担心因下雨而泥浆四溅,衣鞋尽湿;每当夜幕降临,广场音乐响起,人们在这里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公汽穿梭往来,上街赶集不再令人羡慕,变成最平常的事……农场人的幸福生活就连城里人都艳羡不已,作为一名农场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

  “满畈稻麦千层浪,

  遍地棉花白如糖。

  清河渠水绕山走,

  红砖楼房似工厂。

  田间铁牛开颜笑,

  水泥路上运输忙。

  八亩岗上书声琅,

  王家河里欢笑畅。

  党的政策放光芒,

  故乡清河百业棒。

  工业农业齐发展,

  人寿年丰喜洋洋。”

  梦中,我仿佛听到有人在吟唱……

  作者:赵静,女,1972年5月出生,在农场上小学、初中1991在南漳县职业技术学校上高中毕业。1991年9月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至今。然后通过自修取得大专文凭和大本文凭。业余时间写过许多文章,在省级杂志发表过数十篇。

(作者:  编辑:牛晋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