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 > 项目奖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宜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
发布时间:2017-04-14 16:50:06来源:湖北日报网进入电子报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宜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省级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和领导改革工作。襄阳市、宜城市也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试点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全方位支持。为保证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相关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指导宜城市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编制规划,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宅基地面积标准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建立等工作,支持宜城市统筹土地整治及全域增减挂钩,安排试点经费4000万元;三是地方积极行动。宜城市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这项改革工作,调动全市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掌握了全市农村宅基地基本情况(全市农村宅基地总户数10.66万户,其中一户一宅9.27万户, 一户多宅8700户,超占面积8.63万户,有户无宅5200户,私下交易2.14万户),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编制的规划已经完成,11个镇(办、区)编制了《镇域总体规划》,8个试点村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完毕,发放不动产权证书5275本,部分聚居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宅基地有偿使用实现全覆盖,宅基地有偿退出和相关金融政策逐步实施,形成了一套政策和标准规范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概括来讲是“四个突破、四个提高”。四个突破:一是宅基地有偿使用已顺利实施。第一批8个试点村有偿使用费收取已完成了80%,总计127万元。没有发生一起因宅基地改革引发的信访案件。全市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工作,正按照下发的操作规程稳步推进;二是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已破题。自宅基地改革后,通过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倒逼机制,第一批8个试点村已有112户农民自愿退出超占面积和一户多宅的宅基地258.2亩,为全市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开好了局;三是农房抵押贷款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已发放农房抵押贷款48户724万元,还有1000多户农民有抵押贷款意向和需求。农房抵押贷款破解了长期以来农民融资缺乏有效担保物的难题,挖掘了宅基地的潜在价值,让“死资产”变成了“活钱”,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宅基地面积有了新的标准。针对我省过去按地类确定宅基地面积标准的弊端,提出了以人均耕地作为主要参考因子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建议,明确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房方式保障农民户有所居、权益平等,同时也为修改《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提供了参考。四个提高:一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改革结束后全市可新增耕地5万亩,宅基地复垦后交由农民耕种,人均增加收入260元,收取的有偿使用费、退出宅基地增加的收益、耕地的发包收入等,由村里收、村里支,可以壮大集体经济;二是耕地保护水平提高。据初步测算,聚居区建成后可容纳6181户39882人,节约土地5462亩,人均耕地比改革前多出0.13亩,通过整治村庄环境,可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扎牢耕地保护的红线;三是宅基地管理水平提高。做到“无规划不审批,无设计不建房”,明确了执法主体,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巡查报告机制,下放宅基地审批权限,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一次性”办结,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农民主体地位提高。成立村民理事会,对有偿使用、自愿有偿退出、土地增值收益管理使用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由村民集体研究决定,让农民当家作主,使农民群众直接投入到改革中去。

  2016年6月,中宣部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主流媒体来宜城采访改革经验,新华社已经作了题为《湖北宜城宅基地制度改革:"死资源"咋变成"活资本"?》的报道,央视也在新闻联播作了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网络主流媒体已经转载,扩大了宜城改革在全国的影响。

(作者:  编辑:袁筱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