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焦点新闻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书写生态宜居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12-18 15:52:00 来源: 荆楚网
   华容区华容镇芦花村
 
  推介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稳定。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华容区华容镇芦花村在美丽新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芦花村位于华容区华容镇以北,长江南岸,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湾,国土面积4。2平方公里,属自然丘陵地区,农业种植面积1903亩,其中水田1192亩,旱地711亩,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人口2235人,户数687户,党员83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两委"成员共4名。
 
  近年来,芦花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谋发展"的思路,书写生态宜居新篇章。
 
  一、强班子,搭建脱贫攻坚指挥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班子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为建设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芦花村党支部始终将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一)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班子建设的首要位置。学习就是看齐的过程,主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纪、党规、监察法、党委政府下派工作任务与相关政策,引导村两委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严格工作纪律和转变工作作风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党支部工作制度》、《"两委"干部行为规范》以及学习、会议等工作制度,对村两委的工作纪律作出明确规定与约束;突出抓好"五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职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员大会、村民群众代表会议等制度,严格办事程序,不搞"一言堂",不拍脑袋决策,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壮产业,吹响转型飞跃冲锋号
 
  芦花村2014年下半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当年有贫困户97户,237人(一般贫困户56户159人,低保户28户65人,五保户13户13人),贫困发生率1。11%;此外,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区域内重要水源彭泊湖堵塞严重,蓄水能力低,雨季易涝,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依靠自身脱贫致富动力不足,这些都是严重制约芦花村发展的现实因素。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身处发展困境的村两委深刻认识到,脱贫不能满足于标准线,芦花村的长足发展才是根本之策,通过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咨询农业专家,果断决定在芦花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基地产业,将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探索在产业转型中实现"弯道超车","跑"到前列。
 
  (一)依托地理优势,搞好总体规划。芦花村生态旅游农业基地发展项目实行"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对芦花村刘窝子湾进行美丽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基地面积500亩;湾东南彭泊湖种养殖农业基地规划400亩,与西南方的芦花高望农业种植合作社、东南方的牌坊村田园农业合作社连成一片,建成集垂钓、农家餐饮、蔬菜瓜果采摘于一体的农村休闲示范区。
 
  (二)借助政策支持,打牢物质基础。生态旅游农业基地建设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种养殖模式,还能够吸纳10户以上贫困户就业,获得50-80万元无息产业扶贫贷款,为基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芦花村是省级贫困村,通过有效整合扶贫专项资金,以农业开发项目为支撑,为生态旅游农业基地项目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一是对刘窝子湾以北进行土地平整,占补平衡农业开发项目;二是对细子湖泵站、彭泊湖泵站进行了全面改造;三是对细子湖上堤路、彭泊湖上堤路、赵矶湾防汛通道进行全面拓宽、硬化;四是对彭泊湖区域内所有鱼池进行清淤,提高蓄水能力。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红利逐步释放。芦花村生态旅游农业基地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第二阶段的规模种养殖、蔬菜瓜果大棚、垂钓平台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第三阶段的全面宣传蓄势待发。基地建设现已实现创造1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吸纳贫困户就业。芦花村还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建成50亩的蔬菜瓜果大棚、50亩林果种植基地、300亩的精品水产养殖基地、5万平方米以上的美丽乡村观光区,实现旅游观光设施配套,实现农超对接和线上电商发展,联合其他特色种养殖基地(田园农业合作社、高望农业种植合作社等)延伸出一条芦花旅游带,发展特色旅游农业。
 
  三、齐民心,夯实脱贫摘帽定磐石
 
  以民为本,为民而谋,自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真心的拥戴。
 
  进入整村脱贫出列的冲刺阶段,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发起总动员。一是第一书记到村指导扶贫工作,市、区、镇、村四级42名党员干部与全村97户精准扶贫对象户结对帮扶,每到扶贫日,他们带着扶贫任务与感情,与贫困户一起话家常、解难题,像亲人一样相处;二是认真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区级技能培训,全年共组织6名贫困户参加,其中5人成功实现就近就业;三是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在村民中倡导遵纪守法、文明诚信、礼让谦和的乡村新风,推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芦花。
 
  2019年,芦花村整村出列脱贫摘帽。
 
  四、美环境,以点带面全村大推进
 
  2017年,芦花村一组刘窝湾被定为华容区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湾,2019年,三组童垱湾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湾。村级以此为契机,多方整合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湾组理事会作用,以点带面全村大推进,持续改善湾组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了湾组路面全硬化,生活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确保环境卫生整洁、人畜饮水安全、生态环境优美。
 
  芦花村推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信用积分"机制,通过党员干部带动小组村民,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出台宣讲《芦花村信用积分评价办法》,重点将村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勤俭创业、慈善捐助、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扶老助残、诚实守信等文明实践活动与个人信用挂钩,根据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长、效果等给予每名志愿者信用积分,并将其作为信用奖励的依据。依托"爱心超市",发动群众对照"五净一规范"标准搞好家庭卫生,通过检查评比,革除生活陋习,改变"小习惯"获得"小积分"实现"大改变"。
 
  芦花村组织组和组、户和户之间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小组评比"人居环境好"和"人居环境改善进步组"流动红旗,户评比"文明卫生户",每月进行一次初评,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综合奖评,对获奖的小组和农户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将检查评比结果及时张榜公布。以此激发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
  五、强自制,创建乡风文明村
 
  芦花村还在全村老党员、老干部、复退军人、经济文化能人中推选优秀乡贤,建立乡贤会。将"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以"爱国卫生运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贤文化促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大讲堂"等活动为载体,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任志愿服务队队长、副队长、成员,从2018年以来始终做到和公益保洁员同时"上岗"。"现在,村民文明素质提高了,不但没人乱扔乱倒垃圾,反而还为集体的事情建言献策,主动作为,全村从里到外都透着文明新风尚。"村党支书记高述兵介绍说。
 
  创建乡风文明村 须久久为功。"要创建文明村,还需要文明乡风内铸其魂。"芦花村围绕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在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群众知晓率,让群众明白政策,深知党的关怀,听党话跟党走。
 
 
  要创建文明村,没有制度措施保驾护航也不行。现在芦花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多了,垃圾集中处理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的多了……这源于长期以来芦花村致力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果,通过建立"一约五会",即制定一套完善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以评选"身边好人""五美庭院""和睦家庭""好乡贤"等典型人物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风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芦花村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串户路、基督大山的山泉水通到家家户户、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业机械化劳作……谈起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高建军很是振奋。
 
  如今的芦花村一幅幅生态美、百姓富、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刘璐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