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案例展示

南望山小学:学党史实践力行 办实事情系童心

发布时间:2021-12-09 21:09:00 来源: 荆楚网
 一、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应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二、选题背景—“我为群众办实事”之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学史力行,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教书育人,我们的服务群众即学生与家长,学生和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关于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为了学生的需求点,家长的期望点和老师的发力点。

 

 

?南望山小学是一所以呵护学生幸福成长为己任的生态学校,68%以上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经济状况欠佳,部分学生入汉前接受的教育与武汉教育标准和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各种各样的“学困生”较多。针对相关实际,南望山小学“导师制帮扶”项目应运而生。

三、先进做法剖析

1.多一分关注,多一分进步

“导师制”项目要求每位老师认领2名学困生,从学习态度、性格特点、成长环境等全方位对其进行关注、监管、帮扶。一张细致严格不乏温情的“导师网”,把学校登记在册的“学困生”无死角地“套牢”了:胆大妄为、横行霸道的学生,校长参与调教;逃避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书记亲切谈心;科任教师也针对各自的帮扶对象展开精确有效的帮扶活动。这样的做法不仅缓解了班主任独自面对各班学困生的无措感,还促进了全体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不抛弃,不放弃,从而实现群体进步。

 

 

2.多一分欣赏,多一分自信

智力、情感、习惯都能造成学习困难。学困生可能充斥着各种缺点,但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探寻他们的优点。因此,导师在帮扶过程中亦师亦友,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不足。同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让学生在快乐、自信、友爱、互助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健康成长。

四、项目亮点

(一)深入了解,制定计划

传统帮困模式下,学科老师负责其所带班级,精力有限,帮困效果不佳。“导师制”要求全校教师参与、不限班级,最大限度地释放所有老师的学科优势,全方位深入了解学困生群体,制定强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二)因材施教,精准帮助

“导师制”下,每位教师都负责两名学生,一对二的帮扶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反馈效果得到增强。同时,“分层练习”、“学习合伙人”制度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三)由点及面,全能提升

帮困导师从学生的学习切入,辐射其心理、家庭,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家校合力,让学生在“家校学”三位一体的优质环境下爱学、乐学、善学,摆脱学困的苦恼,综合素养得到全能提升。

五、量化数据

南望山小学年生源数1100左右,其中68%以上的学生为进城务工子女,整体学习基础薄弱。根据每年考试的合格率统计得出,实施“导师制”以前,学校每年的不合格率高达14%,即有150余名学习困难生。自2018年实施“导师制”项目以来,数据锐减。根据最新考核结果统计,南望山小学的合格率高达97%,不合格率仅3%。短短几年时间,学困生数量的骤减进一步证明了“导师制”项目的功不可没。

六、结论

学史力行,以史为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是为群众谋幸福。全校老师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家长的殷切希望铭记心中。“导师制”项目诞生以来,教师课余时间更忙了,但学生进步了;教师回家时间更晚了,但家长的忧虑消除了;教师工作强度更高了,但学校更好了。优质的校园环境逐渐创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得以发扬,“心醇气和 格调高雅”的生态少年正在茁壮成长。南望山小学将在“导师制”项目的创新驱动下,砥砺前行,继续前进,为洪山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做出新贡献!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