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个人风采

创新监管模式 勇当食品安全监管“排头兵” ——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科长马作祥

发布时间:2021-05-10 16:30:00 来源: 荆楚网

“敬业、责任、良知”,是天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马作祥的人生信条。自2014年转隶到食品安全监管岗位以来,他坚持边学习、边培训、边监管,争当食品安全监管的“排头兵”,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食品安全执法人的奋进之歌。

创新监管模式 他是工作中的“排头兵”

2014年食品监管职能划转,马作祥转隶到食药监管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年近五旬的工商“老兵”变成一名食安“新兵”。

职能虽变,但初心未变,面对监管范围广、安全隐患多、工作压力大的困境,他迅速进入角色,深入一线、实地考察、掌握监管底数,并带领科室人员推出了《日常监管色标台历计划制度》,为实现辖区9600家生产经营户日常监管的区域全覆盖、企业全覆盖、品种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2019年5月,马作祥在乡镇一屠宰场检查猪肉安全情况,细心的他发现有一头仅35公斤的半边猪混在当天屠宰的生猪中,遂提出质疑,坚决不允许盖章进市场。相关人员拒不配合、谩骂抖狠,但他不畏刁难,坚持要对该批猪肉依法暂停销售,并找来技术部门作鉴定,最终检验结果证实确系病死猪,对当事人进行依法处理,并对病死猪肉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为做到举一反三,他迅速组织开展肉制品、食用农产品专项检查,共检查肉品冷库112个次,立案24起,查扣问题食品66件、不明来源猪肉103斤,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2起,从源头上守护了市民“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安全。

敢啃硬骨头 他是食安战线的“一杆旗”

业内都知道,食品安全监管有一个“老大难”问题,即怎样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业内称为“三小”)进行有效监管。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市政府要求对全市的小餐饮进行合理规划、升级改造。刚接到任务时大家一头雾水,经过多番沟通和谈论,马作祥提议,组建调研专班外出参观学习,按照先易后难、以补代奖、合理布局、集中改造的思路进行改造。

方案有了,但执行起来却并不简单。马作祥牵头负责督导竟陵东街66家小餐饮的改造试点,他走访了解到,“三小”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是租赁私房小本经营,经营场所下水管老化、操作间布局不合理,改造难度大,抵触情绪多。为此,他多次组织居委会、房东、餐饮业主进行沟通协商,并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形成综合整改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共打造餐饮集中区5个,近600家早餐店实现了“前店后灶”改造。制定出台《小餐饮经营规范》,为新开办小餐饮提供模板,此后天门新开餐饮单位一家比一家规范,一家比一家靓丽。

想群众之所想 他是经营者的贴心人

马作祥常说,“监管执法要坚持多服务、少要求、多便民、少责难、多疏导、少强制。”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餐饮单位“三防”设施、消毒设备不到位的问题,他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温情地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实行跟踪式督办、销号式管理,用最低的成本推进了工作、防范了风险。设计制作的《食品流通安全信息公示栏》《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在全市食品经营单位全面推行。

“明厨亮灶”“透明厨房”“视频厨房”是马作祥口中的热词。他积极探索“透明厨房”“视频厨房”的多种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如今的天门,在校园、单位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厨师的日常操作经由摄像头和电视,面向社会各层面“现场直播”,透明化的厨房成了餐饮服务规范化管理的标志。

为了提高综合素养,马作祥坚持边学习、边培训、边监管。每年组织监管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培训3000人次,并多次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营户代表沟通食品安全问题及现状,深入调研、指导协调相关单位组织落实,做到问题早发现、短板早补齐、风险早防范,用实干赢得民心。

马作祥用理想、信念、智慧和汗水,在食品安全监管这片天地中且歌且行、一路执着。

编辑:张城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